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10007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2
《基于校企合作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校企合作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周本谦(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006)摘要:为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实训基地、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改革的过程。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真正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能否真正实现人才供需的零距离,课程改革是关键。本文针对基于校企合作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分析,明确了思路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关键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能力本位课程体系2006年12月我驻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实习,2007年8月在徐州恩华药业有限公司蹲点实习
2、,对企业的人才类型需求做了一些调研,就如何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深化课程改革、产教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人才等问题做了些初探。1校企合作合作的意义1.1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等。企业能不能及时提供这些信息,学校能不能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信息,这是能否真诚合作、实质性合作的前提。职业能力最重要的还在于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技术性能的创新能力。只有双方都注意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并以此来确定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
3、才。这样的结合才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1.2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企业聚集着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市场需求,新工艺、新技术,正是通过他们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才转化为新产品。学校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企业能不能全心全意地让他们为学生传帮带,这是学生能不能切实提高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衡量校企合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1.3充分发挥企业设施设备的优势学校能不能、企业愿不愿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不仅是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作为经常性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
4、件。通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或工学交替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去,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老师傅手把手的教,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不仅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生产岗位的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上岗即顶岗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2.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52.1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
5、作模式,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对学生而言,往往造成学生理论与技能的比重失衡,学生常常是拥有几个证书,却不知如何处理工作;对企业而言,不易调动企业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其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无法真正从这种模式中获得利益,因而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够。2.2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上处于主导地位,学
6、校主要承担理论基础教育任务,为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企业主要承担实际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强调了今天的就业,忽视了明天、后天的就业,不利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培养;学校也会因为出口的畅通得以暂时解决了“求生存”的问题而忽略了学校作为教育主体所承担的主要职能和义务。上述两种模式均不是校企合作的真正内涵,校企合作的核心是突出能力本位,满足企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满足学校、企业和人才三方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设程置方面应该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把人才
7、市场的短周期性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人才市场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企业也必须明确认识到,支持和积极配合校企合作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潜在的价值。3基于校企合作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
8、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型”;充分发挥校、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