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87028
大小:3.68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5-12
《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研究姓名:常毅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指导教师:魏争光2008-06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优秀的教育家、体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袁敦礼先生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从学术而论,袁敦礼的体育教育思想,当下亦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从情感而论,是为了追念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学界“泰斗”和尊师;就后辈体育教育工作者而言,有继承和弘扬袁先生优秀体育教育思想的责任和义务;从对传统体育思
2、想的研究现状看,现实中存在有或一味否定传统、或研究脱离历史背景、或认识上趋于片面、或方法上缺乏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原由,本研究紧紧围绕选题,在对袁敦礼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体育教育历程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简略梳理了他学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了他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主、客观主要影响因素,归纳提炼了他体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诠释了他体育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为进一步全面研究“精英”体育教育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参考资料。研究认为:(1)袁敦礼的体育教育思想,形
3、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实践经历蒙发设想、界入体育服务事业、留学专攻体育理论、形成基本体育理念、积极倡导改进提升几个阶段。(2)袁先生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除了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的发展现状影响外,还颇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国“土洋体育之争”和威廉姆斯(J.F.Williams,1886—1966)、杜威(J.Dewey,1859—1952)、麦克乐(C.H.McCloy,1886—1959)及蔡元培(1868—1940)
4、等人的影响。袁先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符合唯物认识论的健康观和基于科学理论的体育价值观,共同构筑了他坚实的体育哲学基础。盈实的科学人文素养和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为其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可靠基石。(3)袁敦礼的体育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身心合一”的体育哲学观;体育意义、功能、目标的教育价值观;自我实现的体育主体观;健全人格的体育人才观;反对“异化”的体育竞技观等方面的内容。(4)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的当代启发意义,主要表现在:体育是教育,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不可偏颇;体育是科学,理
5、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要言行有据;体育是文化,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要与时俱进;体育必须兼顾“身”的训练和“心”的养育;反对竞技“异化”,倡导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发展;开展学术批判,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积极推进改革,是促进更好更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等方面。关键词:袁敦礼;体育教育思想;“身心合一”;体育即教育;健全人格IIABSTRACTThisthesiscarriesoutacomparatively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alstudyaboutthephysical
6、educationthoughtofYuanDunli,whowasanexcellenteducator,scholarofphysicaleducationandsocialactivist.Thestudyingmethodsincludethedocumentarylaw,historyresearchactandinterview.Inconsiderationoftheacademics,thephysicaleducationthoughtofYuanDunlistillhassign
7、ificantreferencevalueatpresent.Intermsoftheemotion,itissupposedtomemorizeYuanDunliasamasterintheacademicfieldinthathecontributedalottothedevelopmentofphysicaleducationincontemporaryandmodernChina.Asasuccessor,weshouldberesponsibleforinheritingandpromot
8、ingtheoutstandingphysicaleducationthoughtofYuanDunli.Astothepresentsituationofthestudyabouttraditionalphysicaleducationthought,thereexistmanyproblemscoveringtheaspectofblindlydenyingtradition,thestudy’sdeviatingfromthehistoricalbackgrou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