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

ID:36572817

大小:10.8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12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_第1页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_第2页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_第3页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_第4页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兰属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及其适应意义研究LeaffunctionaltraitsofC翌mbidiumandtheiradaptiveByDaiYanADissertationSubmittedto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ScienceXishuangbannaTropicalBotanicalGardenUniversityofChineseAcad

2、emyofSciencesMay,2013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弓l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并承担本声明盼法律结果.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戗辂日期:2。f弓.多.2吁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围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关保留与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科学院珏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权保留送交论文及复印件,

3、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制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裁定)作者签名:伏耗导师签名:期:如f弓.s.’尹致谢光阴荏苒,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即将结束,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我收获了许多。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从华师桂子山来到这个美丽的植物王国,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憧憬,对未知的科研学习生活也充满希望,且踌躅满志。回顾这三年的经历,无数感慨涌上心头,无数画面历历在目,虽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有幸结识了众多的良师益友,我想这会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并且受益终身。首先,我

4、最要感谢我的导师张石宝老师,张老师对科研的热情和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我学习的榜样。从开题设计到实验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处理,张老师都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和鼓励,最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张老师也一丝不苟地帮我修改。每当我为实验手足无措的时候,是您的包容和鼓励促使我充满勇气去面对去成长。在此,向张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感谢植物生理生态组,每当想到这里热情而博学的老师和师兄师姐时,我都为自己能够进入这个大家庭而感到非常地幸运和荣耀。感谢曹坤芳老师和王玲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感谢孙梅师姐对我耐

5、心地指导,她教会了我科研的点点滴滴,让我少走弯路。感谢杨石建师兄、付培立师兄、黄伟师兄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张教林老师、范泽鑫师兄、陈亚军师兄、章永江师兄、马仁义师兄、李帅师兄、方群师兄和刘金玉师姐、赵万里、孙善文、丁凌子,在实验过程给予的无私帮助。感谢胡虹老师、张风萍老师、付学维师兄和杨秋云师兄、杨翠琼、匡美龄、杨颖洁、张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帮助。特别感谢马宏师傅和姜辉一次次在烈日下、暴雨中协助我完成实验。一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葫芦岛上结识的一些朋友,是你们让我的学习生活充满乐趣。感谢陈欢欢、罗娟、杨霁琴、张文

6、柳,是你们陪我经历了葫芦岛上的每一份欢笑,帮我排解了每一份苦恼和忧愁。感谢郭忠萍、刘桂香、赵艳丽、杨海香⋯⋯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一直以来对我无私的奉献和支持,让我走到了今天。最后感谢我的爱人赵俊,是你无怨无悔地陪我在凌晨的三百亩中采样,陪我在实验室中通宵测数据,陪我看透身边的风景。代艳二零一三年四月摘要兰属(Cymbidium)作为一类重要的观赏植物,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境破坏,其种群数量处于下降态势。所以,认识该类群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兰属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并不清

7、楚。叶片性状反映植物的资源利用策略和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常常被用于研究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本论文以21种国产兰属植物为对象,通过对其叶片解剖结构、气孔特性、叶片养分元素和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认识不同生活型兰属植物的叶片性状差异及其生态适应策略,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兰属植物主要包含附生和地生两种生活型。在本论文所研究的21种兰属植物中,两种生活型在光合速率、气孔密度、叶脉密度等方面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但是附生型植物具有较高的比叶重和叶片厚度,这可能是附生兰在较低的水分和营养

8、条件下表现出的适应策略。此外,与地生兰相比,附生兰叶片的氮含量和氮磷比(N/Pratio)显著较低,且附生兰的氮磷比<14,说明附生兰可能存在氮限制。(2)最大光合速率与气孔密度显著相关,而与叶脉密度不相关。同时,气孔密度、气孔大小与叶脉密度也不显著相关。但是,前人一些研究发现叶脉密度与最大光合速率和气孔密度正相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兰属植物的叶片较厚较肉质化,较强的储水能力使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