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

ID:36551146

大小:1.04 MB

页数:156页

时间:2019-05-12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_第1页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_第2页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_第3页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_第4页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巫溪旅游总规说明书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统筹策划工作,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区域背景条件既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又是区域旅游规划的依据。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旅游规划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综合权衡,以确保旅游规划结果的可行性。1.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陲,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沿,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与鄂西、陕南接壤,南通长江,北临巴山要隘。东邻湖北竹溪县、竹山县及重庆巫山县,南接重庆奉节县,西连重庆云阳县及开县,北界重庆城口

2、县及陕西镇平县。地理坐标在东经108°44′—109°59′,北纬31°14′—31°44′之间。全县幅员4029.82平方公里。1.2地表地貌特征县境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万山丛错,溪河纵横。地貌基本骨架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1.2.1地质基础县境地处大巴山弧形构造与淮阳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的结合部位,大部分地区居于南大巴山弧形构造挤压带,地质构造复杂。其格局表现为近东西向的紧密线型褶皱和冲断裂。县境灰岩分布极其广泛,加之降雨充沛,气候温和,岩溶发育十分强烈,暗河纵横,洼地、漏斗、落水洞、天坑极多。境内地壳褶皱上升强,地形高差大,暴雨多,因此各种地质灾害—

3、—滑坡(如西溪河中阳村滑坡)、岩溶塌陷和岩崩(如县城南门湾岩崩)、泥石流等时有发生。1.2.2地貌特征巫溪地貌基本骨架明显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西部褶皱紧密,岭谷相间;东部褶皱开阔,地形破碎。立体地貌景观颇具特色。一方面表现为强烈切割,重山峻岭连绵不断,悬岩峡谷、奇峰异石到处可见;另一方面地形具有明显的成层性,成片低丘平坝展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夷平面上。天子城、大关山、猫儿背等地处海拔2300—2500米的一级夷平面;红池坝、西流溪、三根树位于1800米左右的二级夷平面;尖山坝、文峰坝等散布在海拔700—1000米的三级夷平面;赵家坝、马镇坝、鸡头坝则在240米上下的

4、河谷阶地,即四级夷平面上。境内地貌根据其基本形态及特征,以海拔高度和相对高程为指标,可分为平坝、台地、丘陵、山地和山原等类型。其中相对高差大于或等于200米,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山地地区,占总面积的90.74%。各类地貌中水域仅占总面积的0.85%。其中河流面积约18平方公里。有“九山微水一分田”之称。县境诸山,按统一称谓均属大巴山东段南面支脉。中部由北向南,主要支脉成近东西走向;东、西两端地形破碎,部分支脉呈近南北走向。近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金鸡岭山,位于县北与陕、鄂接壤处,形若金鸡;猫儿背山位于县境北部的西宁区与白鹿区交界处,与金鸡岭山脉平行,为东溪河与西溪

5、河分水岭;还有万顷山、石柱坪山等。近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界梁子山,位于县境东北部,系境内主要原始森林区,主峰阴条岭(又称太平山),海拔2796.8米,为重庆境内最高山;兰英山,位于县境东部,东北与界梁子山相连,南邻巫山县境,西南抵巴岩子河,属原始森林区。1.3气候特征巫溪县地处北半球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秦岭、大巴山阻拦了北方冷空气南下,气候温暖湿润。因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为典型的“一山兼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四季分明,各季节时间的长短,随海拔高度变化而有别。红池坝、大关山等高山地

6、区,冬季漫长,春秋相连,常年无夏。平均气温的地域分布,因地势差异大,各地差异明显。县城一带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银厂坪以上山地,则小于5℃。降水分配季节性明显,夏半年最多,约占全年的78%;夏季占42%,7月份占16%。降水量年际间差距较大。1.4水文特征县境溪河纵横,涧峡密布。水系网络整体呈树枝状,每条溪河则呈羽毛状。常流溪河(包括旁溪沟涧)百余条,流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7条,大宁河流域控制县域内大部分地区;县西分属梅溪河、汤溪河流域,其上游分水河、湾滩河由北向南,分别在奉节、云阳县境注入长江。大宁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大宁河、东溪河、后溪河、白杨

7、河、巴岩子河等。大宁河古称巫溪,又名盐溪、昌江,自宋代置大宁监后即称大宁河。大宁河经县城南出庙峡入巫山县境,注入长江。河水非山洪暴发时则四季清澈透底;具有年径流量大、水流湍急、暴涨暴落、洪枯变幅极其悬殊等特征。县境东、西部和中部咸水至前河一线以南,为地下水富集区。据资料分析,巫溪地下水化学特征单一。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森林砍伐过量,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境内泥沙地区的总趋势是从大宁河低山河谷分别向西、东递减。由于境内降雨充沛,河川径流量大,上游河床陡峻,水能资源丰富。1.5生物特征巫溪境内地带性土壤为黄壤,但由于紫色砂页岩和碳酸盐岩层的大面积出

8、露,人工熟化和地理、气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