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33516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与注射时疼痛、血糖控制情况及肌肉萎缩、局部红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0例需强化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2800次,观察两组疼痛、血糖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50例均无肌肉萎缩,血糖控制稳定,疼痛强度、局部红肿、皮下硬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
2、轮换注射部位,既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不易导致血糖波动。【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定位卡皮下注射规律轮换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药物,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接受程度及其治疗效果,鉴此,我们2008年3月-2010年3月开展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临床研究,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4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10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所制定的《中华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需要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0例,女60例,平均年龄58岁。将
3、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组各注射2800次,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治疗、空腹及餐后2h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注射时间部位短效人胰岛素及其预混人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及其预混产物于进餐时注射;22:00注射睡前胰岛素。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脐周5cm以外),臀部外上象限,大腿前外侧,避开关节、血管、神经[1]。1.2.2胰岛素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使用注射定位卡(如下图腹部注射定位卡),将每个小区分为上下左右4个注射点,即A1上下左右四个注射点注射完毕后,再轮换
4、A2上下左右四个点……以此类推(G1四个注射点,注射完左角轮换到G2四个注射点)。每个注射点注射完毕后签上时间、日期、姓名,注射部位相对固定,一个注射部位的每个小区均注射完毕后再轮换到另一个注射部位,根据吸收速度不同,依次为腹部→上臂→臀部→大腿前外侧[2]。注射时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捏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右手垂直进针,深度为8mm,注药时用力均匀,推进速度宜慢,注射完毕停留6-10秒拔针,局部压迫勿揉[3]。实验组和对照组注射次数分别为2800次。41.2.3评价方法(1)评估局部疼痛程度。采用文字描述评分法,即把一直线分成5份,每个点表示不同的疼痛
5、强度,0为无痛;1为微痛;2为中度疼痛;3为重度疼痛;4为剧痛,不能忍受。在注射前操作者向病人说明评估疼痛的标准,病人按自身疼痛感觉程度选择合适的描述。(2)观察血糖控制情况。(3)观察胰岛素注射局部并发症即出现肌肉萎缩、皮下硬结、局部红肿等情况。1.2.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x²检验。2结果2.1两种注射方法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表1两种注射方法疼痛程度比较例两种方法比较P<0.01。2.2两种注射方法并发症比较,见表2。表2两种注射方法并发症比较例两种方法比较P<0.01。2.3两种注射方法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见表3。表3两种注射方法血糖
6、控制情况比较例3讨论胰岛素注射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程度和糖尿病治疗的效果,笔者认为注射点之间的距离,注射部位的规律轮换,是避免不良注射并发症,保证胰岛素吸收速度相对稳定,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胰岛素,一方面可以避免多打、漏打,避免医疗纠纷,减轻护士工作量;另一方面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血糖控制稳定,增强糖尿病患者早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程度,可更好地保证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4参考文献[1]朱寿美.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26-927.[2]周佳译.胰岛
7、素注射部位的选择[J].国外医药护理学分册,1999,18(4):19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