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发生机制论文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

ID:36529367

大小:7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1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_第1页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_第2页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_第3页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_第4页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胖发生机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肥胖发生的机制报告一、前言半个世纪以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亿的肥胖者,70亿营养不良的人。而现在,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大约是16亿,并且很多肥胖的人都伴有各种疾病,糖尿病者有2亿3千万之多,超过10亿的人有高血压,每年有大量的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疾病[1]。世界卫生组织对79个国家估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临床诊断患肥胖症人数2.5亿,预计到2025年肥胖症患者将是1995年的两倍,且每个月有15万人因过度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而死亡[2]。《2010年欧洲健康报告》表明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3个主要发达国家中,有六分之一的成年人为肥胖,并以墨西哥和美国为首最为严重

2、;欧洲则以英国为代表的成年人最胖[3]。最新的研究表明,肥胖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2002年我国关于国民饮食状况调查显示有2.6亿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有1.6亿人(或成年总人口的18.6%)遭受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折磨,有1.6亿人承受动脉硬化的痛苦,超过2000万人已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占成年总人口的2.6%,与1996年数据相比,主要大城市中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由4.6%提高到了6.4%,中小型城市由3.4%提高到了3.9%。据新化社官方报道,我国已有7

3、000万至9000万人属于临床意义上的肥胖。陈超刚博士认为,到2015年将会有2亿人严重超重[4]。BMI指数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保健体系未来所能承受的压力限度。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BMI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分别会增加15.4%和6.1%;指数达到24,同时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可能性将超过90%。最为关键的是,腹部肥胖意味着脂肪填进了腹腔内脏器官的间隙。腹部肥胖状况严重的人患糖尿病(也可能由遗传导致)的风险超出常人3倍,患高血压、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也要高出2倍。近年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分布之广,已经达到令人不安的程

4、度。人体的体重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相对不变的固定体重,包括骨骼等重量;另一部分是可变体重,包括水分,肌肉,脂肪等重量,出现躯干性肥胖的年龄,男性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在更年期之后较易发生,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程度是随肥胖程度递增的。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中国医学认为减肥应从饮食、运动、中药健脾化痰、调补肝肾等方面着手,用以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将人体多余的脂肪代谢掉,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相传在我国元代,朝廷中就有专门给皇宫贵族们在御膳中加入中药来改善肥胖体质,元代忽思慧的《饮

5、膳正要》中就曾记述了许多能利水、消肿、减肥、润五脏的饮食方法,至今仍闪耀着中国传统食疗学的光彩。本文主要从如何安全有效地防治肥胖症一直都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二、正文-9-脂肪是人体正常的组织成份,对于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体内脂肪过多积累可造成肥胖。肥胖是指相对于瘦体重而言身体的脂肪量过多,它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及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生有关。[5][6]

6、当前,肥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全球约有16亿成年人面临着超重,4亿人患有肥胖症。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32.1%和9.9%。肥胖不但会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早逝。有数据表明,肥胖者早逝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1.3—2倍。治疗肥胖的关键是找到肥胖相关基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发现超过600个基因位点与肥胖发生相关。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肥胖儿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这不仅给儿童造成某些心理压力,也影响到其某些生理机能的发展。如肥胖儿可出现早熟、脂肪肝、运动能力下降等。这些均影响了儿童的正

7、常发育,带来相当严重的影响。[7]既然如此,首先应当简要介绍一下关于肥胖的概念。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而其病因则是由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大多认定为多因素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

8、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其次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