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说课教案

《背影》说课教案

ID:36523766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背影》说课教案_第1页
《背影》说课教案_第2页
《背影》说课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背影》说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说课教案一、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纪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二册,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3.强调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的。二、学生情况分析我班的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

2、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2.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教学重点是目标2。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

3、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五、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3.学习勾画、积累关键性词句。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

4、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积累词汇,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提问: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2.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二、朗读训练1.听录音朗读。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上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划出来。2.正音

5、练习(幻灯投影)──课堂练习一。给加底线的词注音:交卸(xiè)奔丧(sāng)橘子(jú)晶莹(yíng)迂腐(yū)琐屑(suǒxiè)栅栏(zhà)差使(chāi)照看行李(kān)3.朗读:第一、二组同学读第1、2段,第三、四组同学读第3、4段,第五、六组读第5段,全班同学读第6段,第七组同学读第七段。(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教师进行领读。)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

6、训练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批注要点:(1)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2)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根据教

7、师所说的意思默写出该词语:(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2)奔赴亲人的丧事()(3)乱七八糟的样子()(4)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5)凄惨暗淡,不景气()(6)失业在家()(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8)精神不振作()(9)细小而繁多的事()(10)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提高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1、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1)找出本文的文眼。(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

8、时候?什么地点?(理解记叙要素。)(3)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5)文中一共几次写背影?(6)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重点讨论解决第(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