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12484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作者:张彬周星彤姚远刘国华【摘要】目的在我院正畸科与修复科的配合下,成功地为38例患者进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法 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前期治疗,后期采用固定,活动等义齿修复方法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利用修复正畸联合的方法,更有利于修复治疗,更能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发音,咀嚼的功能要求。【关键词】正畸 修复 联合治疗随着我国口腔事业的发展,口腔科的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化,这对于广大就诊患者来说,无疑是更加方便快捷的,但是从有些方面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从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医生
2、的思维,不利于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我院正畸科与修复科的配合下,成功地为一些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修复了牙列缺失,恢复了美观,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前牙缺失17例,前牙个别牙错位9例,深覆颌6例,后牙缺失导致邻牙倾斜4例,后牙正锁颌2例。41.2方法所有患者需先拍摄颌全景摄影,取全口寄存模型。检查患者口腔情况,对于口腔存在的问题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去除不良修复体,龋洞充填,全口洁治等。通过测
3、量分析,与修复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正畸方法:此类病人矫治过程不同于一般正畸患者的疗程,初期仍然使用0.014的镍钛丝排齐,由于一般为成人患者,所以要坚持细丝轻力的原则,待初期排齐后,不能常规关闭间隙,需要确定预留修复的间隙,然后集中散在间隙,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牙弓的形态,中线的调整等,为日后的修复创造条件。对于存在锁颌的患者,我们一般采用橡皮圈交互牵引来进行矫治。对于深覆颌的问题,可以运用平面导板矫治器,也可以利用弓丝对上下颌前牙进行压低,最终到达解除锁颌,打开咬合,调整
4、咬合关系的目的。2结果3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经过矫治后进行修复后,全口牙列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修复体美观舒适,无不良反应。3讨论3.1修复前正畸的目的:是为修复缺失的牙齿创造条件,提供足够的间隙,调整良好的咬合关系,从而降低修复的难度,通过修复前的正畸治疗,我们最终是为了使修复体在功能和美观上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43.2修复前正畸的必要性:需要进行修复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口腔内的环境都比较复杂,由于个别牙的缺失,往往造成临牙的各种移位。平行移位会造成散在间隙,使原有缺隙变小[1]。倾斜移位会造成牙齿
5、的受力方向改变,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不利于修复体的稳定。严重的临牙倾斜会影响义齿的摘带,义齿带入后两侧会留有三角间隙,不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2]对于对颌牙的伸长和锁颌的牙列问题,如果不通过矫正治疗,很难保证修复体的稳定,就更谈不上美观和功能了。3.3对于修复前正畸的要求:修复前的正畸虽然是很必要的,但是需要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因为大部分患者的就诊目的是要修复缺失牙的,对于正畸的作用和目的并不十分明确。所以这就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口腔医生向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说明,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最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
6、果。[3]在正畸的过程中,要求我们通过正畸的手段尽量为患者做到:维持牙周的健康,调整中线的位置,拓展修复所需的间隙,尽可能的纠正扭转,解除拥挤。对于前牙缺失的患者,正畸要考虑前牙的唇倾度,后牙缺失的除了创造足够的近远中间隙外,还要留有足够的垂直距离。另外,对于考虑种植修复的患者,更应注意临牙的位置,正畸后拍摄X线片,确保两牙根之间有6mm以上的间隙,以便容纳种植钉的位置。3.4关于保持:由于修复前正畸一般疗程较短,38例患者疗程最短5个月,最长18个月,矫治到理想状态后,不要急于拆除矫治器,此类患者由
7、于和普通矫治患者不同,一般上下牙列不完整,这种情况佩戴保持器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尤其是传统的Hawley保持器不适用,特殊情况可以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笔者建议延缓拆除固定矫治装置,与修复科医生联系进行下一步治疗。这样可以在修复治疗恢复牙列的完整性后重新取模型,制作保持器,同时新的修复体也可以起到保持的作用。4通过对这38名患者的治疗,体会利用修复正畸联合的方法,更有利于修复治疗,更能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发音,咀嚼的功能要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接受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对于正畸的接受程度较青少年相差很
8、多,对于外观的要求也更高,而牙周的条件相对较差,几乎没有生长潜力,这些对于我们正畸来说都是困难所在,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参考文献[1]韩秀芳.成人修复正畸矫正45例临床分析[J].工作探讨,2009,6(26):146.[2]严伟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9(25):69-70.[3]刘海燕.28例修复前正畸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0,7(19):647.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