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

ID:36477754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几点尝试湖南省衡东县一中赵长青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这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大改革。它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对有关信息的提炼与整合能力,所以鉴赏诗歌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回顾2003年高考前诗歌鉴赏的复习,我们学校高三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同时要始终灌输知人论世的原则,此外要对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进行分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把这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诗歌进行鉴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把握“诗家语”,

2、尽快入语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我们在复习中紧紧抓住语言这一基础环节作为古代诗歌鉴赏的突破口,对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艺术进行深刻领会并归类总结,加之进行适当的训练,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和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

3、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与一首词的“词眼”,我们必须悉心关注,详加分析。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的手法,来表现山寺之幽胜。特别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常人看来,很是荒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妙绝,夕阳西下黄昏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这里

4、的“冷”显然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青松冷清,更好地表现了环境的幽胜,与王维的心境也是吻合的。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王维诗中那种空灵的意境,《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其中的“空”无不表现“宁静”的境界。像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中的“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苞蕉”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2、还原颠倒语序,把握情感侧重点诗歌语言是凝炼的,不仅要推敲重点词语把握“诗眼”与“词眼”,同时还要考虑到诗歌字词的

5、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平仄等特点,所以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语序颠倒的几种类别,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诗人写作实意图与抒发情感的侧重点。诗歌语序的颠倒常见的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的换位、定语的挪前和挪后等。如崔颢的《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就是典型的主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像宾语前置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杜甫《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杜甫想像他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

6、,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显然是主宾换位,应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是“门户生光彩”。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如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应是“闻横笛声不

7、见人”,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应是“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这是典型的定语挪前。定语挪后,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中国古代诗中,语序颠倒的例子数不胜数,但不管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