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

ID:36462333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_第1页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_第2页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_第3页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_第4页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儒敏: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日前在现代文学学会的年会上,我提交了论文《为何要有“文学生活”研究》,建议有更多学者用部分精力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该文刊载于2014年11月5日《中华读书报》。现将该文分2次发表于此,希望得到学界的批评。 前年我在山东大学和那里的老师们一起,申请了一个国家重大课题,叫《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后来我们陆续写了一些文章。大家一听“文学生活”这个提法,都能大致猜到它的内容,就是调查社会上与文学有关的情况吧。但仔细琢磨:为何叫“文学生活”?似乎又有点陌生。过去学术界很少

2、提到这样一个概念,也几乎从来未曾以“文学生活”为题做专门研究。今天我想介绍一下关于“文学生活”这一概念的含义、提出的意义,以及和文学研究及批评的关系。也想就此引发讨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种研究。     1,“文学生活”概念的含义及意义  提到“文学生活”,大家都能意会,但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概念,主要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阅读、文学接受、文学消费等活动,也牵涉到文学生产、传播、读者群、阅读风尚,等等,甚至还包括文学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渗透情况,范围是很广的。专业的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等活动,如作家写

3、小说,诗人做诗,评论家发表批评的文字,还有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历史的写作,甚至还有中文系许多涉及文学的教学活动,等等,广义而言,也是文学生活。但专门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不是关注这些专业性的活动,而是关注以往少有关注的方面,即“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或者说,是与文学有关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  “文学生活”是很普遍的生活,只是我们没有怎么关注,缺少对这方面的“自觉”罢了。事实上,每一个当代普通人,都有各自的文学生活。每天接

4、触报纸、互联网、电视或者其他媒体,其中可能会有文学作品,或者涉及到文学,甚至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让孩子读一些古诗或者童话,等等,自觉不自觉都可能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文学生活”。[i]笔者在2009年9月武汉召开的一次会上,就提出过研究“文学生活”,主张走向“田野调查”,[ii]了解普通读者的文学诉求与文学活动。但没有引起注意,我也没有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前年我到山东大学任教,和文学院同事讨论学科发展,大家都认为“文学生活”这个提法有新意,可以作为调查研究的一个题目,推广开去,可能是一个学科的生长点,为沉闷的

5、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启一个窗口。我们的兴趣就起来了。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源于对现有的研究状况的不满足。  现下的文学研究有点陈陈相因,缺少活力。同学们如果要找论文题目,也会感到这种沉闷。为什么会这样?可以从研究自身找原因。现在的很多文学评论或者文学史研究,当然也还有理论研究,大都是“兜圈子”,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这个圈子里打转,很少关注圈子之外普通读者的反应,可称之为“内循环”式研究。就拿前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来说,研究评论他的文章、专著不少,或探讨其作品特色,或评说其创作的渊源,或论证其文坛地

6、位,等等,大都是围绕莫言的创作而发生的各种论述,极少有人关注普通读者是如何阅读与“消费”莫言、以及莫言在当代国民的“文学生活”中构成了怎样的影响。不是说那种重在作家作品评价的研究不重要,这也许始终是研究的“主体”;而是说几乎所有研究全都落脚于此,未免单调。而忽略了普通读者的接受情况,对一个作家的评价来说,肯定是不全面的。其实,所谓“理想读者”,并非专业评论家,而是普通的读者。在许多情况下(除非极少数实验性很强、拟想读者就是某个圈子内的),最能反映某个作家作品的实际效应的,还是普通读者。正是众多普通读者

7、的反应,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这理所当然要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我们设想从“文学生活”的调查研究入手,把作品的生产、传播,特别是把普通读者的反应纳入研究范围,让文学研究更完整、全面,也更有活力。这样的研究做好了,可以为文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照,又为学科建设拓展了新生面。  以前也有过“文学接受”的研究,比如“接受美学”,探讨某些作家作品的“接受”情况。其所考察的“接受主体”,还是离不开批评家与学者,所谓“接受现象”也就是一些评论和争议之类,很少能兼顾到普通读者的反应,以及相关的社会接受情况。这

8、样的“接受”研究,只是“半截子”的。现在提出“文学生活”的研究,可以适当吸收“接受美学”的精义与方法,但眼界要拓宽,不只是关注批评家与学者的“接受”,更应包括普通读者的“接受”,这是更完整的“文学接受”研究。     2,“文学生活”研究将丰富文学史写作。  迄今为止的各种文学史,绝大多数就是作家作品加上思潮流派的历史,很少能看出各个时期普通读者的阅读、“消费”以及反应等状况。举例,如我们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其体例是以重大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