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

ID:36460271

大小:61.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_第1页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_第2页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_第3页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_第4页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不同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3~2010年12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标准将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观察组采用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的方法。患者出院后随访1~3年,复发者视为无效。结果对照组治愈27人,有效率为89.65%;复发3人,无效率11.35%;观察组治愈28人,有效率为96.55%;复发1人,无效率为3.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平均

2、时间95±10min,平均住院时间6.5±1.5d,术后伤口感染3例;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65±8min,平均住院时间5.5±1.0d,术后无伤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曲张手术治疗选择高位结扎术加皮内缝扎法,术后效果显著,患者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分析5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临床常见和多发性疾病,是静脉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多因长久站立或久坐少动导致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内压持久升高而引发。一般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者。患者早期表现为下肢疲累感、酸胀不适、体表浅静

3、脉迂曲、扭结或团块状,并呈进行性加重。静脉曲张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传统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法两种。现将我院自2007年3~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3~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26~63岁,平均44.5岁。均为大隐静脉曲张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行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组、观察组行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法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29~67岁,平均

4、48岁,病程5—17年,平均11年;观察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34—58岁,平均46岁,病程5~18年,平均11.5年。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1.1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变形,以至迂曲、扭结及团块状,患者站立时症状显著。患侧肢体酸麻、胀痛、乏力,偶伴有瘙痒,观察患肢皮肤变薄,有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形成,并合并急性出血与丹毒等并发症。伴色素沉着者5例,占8.6%、伴湿疹样皮炎4例,占6.8%,静脉壁增厚2例,占3.4%,触之较韧;小腿溃疡6例,占10.3%,患肢肿胀不适8例,占13.7%。经深静脉通畅试验检查均为阴性,交通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则有不同程度阳性体征。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尚通畅。51.1.2纳人标准所选患者均为大隐静脉主干型曲张,分支病情较轻者。术前均经多普勒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证实深静脉通畅,且排除血管高凝固状态、高龄、严重皮肤病、营养障碍、深静脉不通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1.2方法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视野,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对照组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cm处切开皮下脂肪层,切口长4~5cm,探寻大隐静脉主干,并分离大隐静脉近端各分支,进行结扎切断,距隐-股静脉交接点约0.5cm处切断大隐静脉,近端双道结扎。将其远心端扦入静脉剥离

6、器,暂时以丝线控制出血,向小腿方向缓慢推进,进入内踝上方后切开一小口,远心端结扎切断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于剥离器上。进而将大隐静脉抽除[1],曲张的静脉另做切口钝加锐性剥离,缝合切口,覆盖敷料。观察组行高位结扎后,用小皮针穿1号丝线,沿术前标志的静脉曲张纵轴一侧边缘进针,避开静脉深面,自对侧边缘出针,然后顺原出针孔再次进针,静脉浅面穿过,从对侧原进针孔出针,使缝线绕曲张静脉一周,打结后贴线结剪线,轻轻提起皮肤线结,使之完全嵌入皮下。所有曲张静脉处均行此法[2],分段缝扎至内踝部。后缝合切口,覆盖敷料。手术结束。1.3术后处理5术后嘱咐患者抬高患肢,早期进行跖足运动。术后24h即

7、可下床活动,以利静脉流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的主诉适度放松弹力绷带。术后第2天伤口开始换药,第7~9天拆除切口缝线,术后14天可拆除缝扎线,弹力绷带包扎至伤口拆线,随后穿弹力袜2~4周。2结果对照组治愈27人,有效率为89.65%,复发3人,无效率11.35%;观察治愈28人,有效率为96.55%,复发1人,无效率为3.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95±10min,平均住院时间6.5±1.5d,术后伤口感染3例;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