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58689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基层门诊抗狂犬病疫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层门诊抗狂犬病疫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狂犬病是通过患狂犬病或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从黏膜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大多出现在感染后的20天-60天内,其潜伏期短则几天,长可达数十年以上,其临床表现有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可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麻痹最终死亡。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暴露后只有立即实施免疫接种才能幸存,抗狂犬病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唯一有效的措施。我们在抗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督导中,发现部分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应用不熟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了开展。现对2009-2010年度的
2、抗狂犬病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做一汇总分析,以指导本地工作的开展。1基本资料2009年-2010年某预防保健门诊部接种抗狂犬病疫苗注射的人员2581人,2009年-2010年度共接种13006人次。2方法[1]42.1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可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对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消毒处理在彻底冲洗后用进行,
3、可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可采用外科方法进行处置。对于特殊部位如眼部、口腔、外生殖器或肛门部粘膜的伤口处理,要严格按国家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执行。2.2禁忌症由于狂犬病的致死性,对疫苗接种无任何禁忌症。对采用暴露前免疫者,凡有妊娠、急性发热性疾病时,可推迟接种。2.3使用方法、接种程序对疫苗受种者按0、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注射部位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而对于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被动
4、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3结果3.1接种反应观察共有136人注射局部出现轻微反应,表现为肿胀、发红或轻度硬结,占总调查病例的5.27%。100例出现见低热反应,未发现严重有过敏反应者。3.2流行病效果观察经正规处置,2581人全程接种抗狂犬病疫苗后未出现发病情况。3.3抗狂犬病疫苗接种接种统计详见附表1和附图1。从附表1和附图1中看出,疫苗使用高峰在7-8月份。附表12009-2010年度抗狂犬病疫苗及免疫蛋白使用人
5、次统计附图1两年度抗狂犬病疫苗及免疫蛋白使用人次时间分布44讨论与分析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根据国内部分地区对狂犬病病例的调查[2,3],约半数到八成的病例未按要求全程接种抗狂犬病疫苗及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引起重视。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可立即起效。抗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在处置狂犬病暴露时,要求抗狂犬病疫苗受种者立即正确地处理伤口,根据需
6、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严格按照要求全程接种抗狂犬病疫苗,这样可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为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要将有关信息告知于抗狂犬病疫苗受种者,包括暴露分级、暴露程度、医生建议、疫苗不良反应、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意事项等,请疫苗受种者根据自己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医师建议,并签字确认。4通过对基层预防接种门诊调查,抗狂犬病疫苗使用高峰在7月份,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高峰则不太明显。2年度中,共接种2581人,有136人注射局部出现轻微反应,占总调查病例的5.27%,有100例出现全身低热反应,未发现严
7、重有过敏反应者,疫苗接种反应相对轻微,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特殊情况下,可赴医院诊治,对症处置。按照国家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使用合格的、正规途径获得的疫苗全程免疫后,一般情况下无需对免疫效果进行检测。从短期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经正规处置后,所有全程接种抗狂犬病疫苗的受种者均未出现发病情况,可以肯定预防接种效果。参考文献[1]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2]张宣,施李洁.苏州市1984-199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江苏预防医学,1999,10:20-21.[3]靳凤鸣,姚邵荣,靳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