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

ID:36448801

大小:64.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_第1页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_第2页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_第3页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_第4页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关键词】伤寒论;中医治疗;针灸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为形式,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被视为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伤寒论》在六经经文中有关针灸治疗六经病变、禁忌及六经病理与腧穴关系等的论述也是言简意赅,匠心独运,颇具特色的。在《伤寒论》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学术内容和治疗手段,虽然在《伤寒论》中论述不多,但作为研习《伤寒论》及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伤寒论》的398条

2、论述中,与针灸有关的论述共23条,约占5.78%,虽然内容不多,但仍值得去探讨。一是通过归纳整理《伤寒论》中有关针灸论述为现代针灸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启迪和思路(如在临床治疗中更加重视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等);二是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张仲景时代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状况。《伤寒论》中对针灸的论述,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六经药物(中药)治疗配合针灸治疗(针灸药并用),增强临床疗效如治疗太阳病本证——中风表虚证,提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7(第24条)。此乃针对太阳中风之较重证型,单纯的药物治疗

3、,尽管辨证准确,但疗效不佳,如果在治疗上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泄邪,再配合药物治疗,则祛邪之力倍增,病可得愈。又如,“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第117条)。也如上,先以艾柱灸针处之赤核各一壮以温阳散寒,再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对少阴病阳虚寒湿证,仲景在治疗上主张灸法与汤药并进,增强疗效。“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第304条)。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也证明了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某些疾病,特别是那些病机为风、寒、湿、瘀阻

4、滞经络的虚实夹杂之证,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如治疗骨关节炎,针药并用疗效较单纯用中药为佳,中药补肾壮骨重在治本虚,针刺疏经活络重在治标痹,二者相得益彰。此外,针灸药结合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都获得了较好疗效。这就说明了当一种疾病单用针灸或药物的疗效不佳时,可采用针、灸、药并用的方法治疗。2单用针或灸治疗六经病证,特别是少阴病中属虚寒证者,用针灸治疗可振奋阳气,祛湿散寒7如“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第308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第292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

5、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第325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第349条)。并且《伤寒论》强调主要运用八纲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尤以阴、阳为总纲。在辨证施治运用针灸疗法的过程中,张仲景确立了“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的原则,既强调了三阳病的性质俱为邪实而正不虚,只宜针刺疏经达邪,不宜用灸法助阳生热;同时,亦阐明了三阴病性质俱为虚,不宜用针法劫夺正气。如8、24、171等条文均为属实属热之三阳经病,故皆用刺法;292、325、349等条文均为属虚属寒之三阴经病,故皆用灸法。同时,张师对于皆因肝经实热所致的五种

6、不同病证均施以“刺期门”之法以泻肝经邪热。如108条肝邪乘脾证;109条肝气犯肺证;142条太阳少阳并病,误治所致的脉弦谵语证;143条妇人中风,热入血室之谵语证等;皆言刺期门。从针灸经络学的角度来看,期门为肝经募穴,是肝脾、阴维三脉之会(《甲乙经》),刺之可疏泄肝经之气滞壅闭,宣导气血,平肝泄热,舒筋缓急,熄风安神,因此,伤寒过经不解,胸满胁痛,女子热入血室、谵语等属肝经实热者均可刺之。7以上论述表明张仲景是务实的医学家,他毫无门户之见,总是根据疾病辨证的结果和针灸与药物治疗所长,该用针灸就用针灸,该用药物就用药物。如治疗便脓血者,

7、采用针刺治疗,疗效较好,现代研究表明,这是通过针刺调节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3针灸特别是温灸及其他火疗法的误治及其补救措施由针特别是灸法造成误治的情况较多,占有关针灸论述的52.3%。如“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16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第112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第118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8、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第29条)。“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下利者,此为欲解也”(第110条)。“太阳病中风,以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