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ID:36423860

大小:19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1页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2页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3页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4页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信息(  )。①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 ②中国原始农业较为发达 ③当时的农业工具耒耜已普遍使用 ④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在此时已出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分析提示】本题考查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农具的不同用途可以看出②③正确,①④在图中体现不出来,故选C项。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答案】C【分析提示】本题考查从

2、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史料中“伐木”“焚烧”等信息,可知耕种方式是刀耕火种。3.“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A【分析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理解。小农经济是在小土地私有制基础上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追求产量的最大化以养活更多的人口。B、C、D三项的意思与材料不符。

3、故正确选项为A项。4.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答案】C【分析提示】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均田制指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的一种土地制度,这与材料中的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和“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一致。故应选C项。5.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

4、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①②B.①C.②D.③④【答案】C【分析提示】本题以赋税结构的变化作为切入点,考查提取处理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农业税比重越来越小,而非农业税比重则越来越大,说明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①④无从体现,而且说法错误。6.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秦朝暴政中,严重违背这一条的是(  )。A.徭役繁重B.刑罚严酷C.赋税沉重D.土地兼并【答案】A【分析提示】秦朝由于修

5、建长城、阿房宫、陵墓等所带来的过度繁重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从而侵占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违农时。7.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分析提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历来重视精耕细作,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①刀耕火种是原

6、始社会的耕种方式,属于粗放型耕作,故排除。8.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分析提示】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坎儿井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而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都江堰等灌溉工程,故排除②,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在

7、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材料二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三 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天下之治乱与一姓之兴替是无关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原

8、臣》),即一国的治与乱要看人民是否幸福,而并不在于由谁来做君主,而在于是否以万民的切身利益为目的,从而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并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2)材料二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