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20867
大小:16.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16《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大的麦穗》说课稿同兴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组主备人:一、说教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收录的三篇课文都意在用叙事来说明人生哲理,让学生有所启迪与感悟。《最大的麦穗》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却收获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会,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2—6自然段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结果两手空空,苏格拉底谆谆教导弟子们;第7自然段写弟子们
2、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抓住眼前机遇,不要错失良机的人生哲理。二、学情分析全文共490字,虽然篇幅短小,但小故事,大道理,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理解透彻的。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觉得应该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层次与形式的“读”,并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1个生词,理解词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与层次的读,联系实际,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
3、在在的”的理解。体会文中两处分号的用法。3情感态度: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三、说学法和教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尝试读——展示读——思考读——探究读——无声读”五步阅读法,来完成阅读任务。既保证了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又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赏析文本、审美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把“点拨”“启发”留给自己,将“阅读”“感悟”还给学生。继续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要求他们眼到、口到、心到,在反复触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与记忆,培养语感。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可以尝试用一
4、课时完成。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包括独立识字能力、初读课文能力、利用各种学习渠道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因此,我可以预先布置以下预习作业:1、搜集苏格拉底的资料,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交流资料的过程中,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为师生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对话铺设良好的基础;2、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如“麦垄”等。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理解词语的能力,而本课只有一个生字,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基于上述课前准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告诉大家的深刻的人生哲理。下面,我将本课时的五步教学环节向大家
5、做个简单汇报。环节一:初读课文,感知文本环节二:展示朗读,内化文本环节三:边读边思,感悟文本环节四:默读课文,超越文本(一)朗读课文,感知文本1、激发朗读兴趣。导语:2500年前,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大师,叫苏格拉底。(板书“苏格拉底”)今天,老师将带大家走进苏格拉底的精神殿堂,去触摸他的智慧,汲取他的营养。(板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只有490字,一个生字,我相信经过同学们课前认真的预习,应该可以将课文读得正确、流畅,大家愿意试一试吗?心理学认为,儿童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和被别人欣赏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和诚挚的邀约,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再加上朗读完后,教师激励性的
6、评价,更加能延续学生的这种兴趣,从而主动的去学习。2、解答学生疑问。在学生集体朗读完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初读时,要扫清文字障碍”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发问。抓住时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麦垄”的意思。可让学生把教室想象成一大块卖地,而纵向排列的座位就是麦垄,坐着的学生们自然就是麦垄上的小麦了。读红楼梦的书与看红楼梦的电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如同一个抽象的符号瞬间变成一个具体的事物那样,既让学生惊喜,又让学生理解与把握。刚才的教学环节一方面潜意识地引领学生将书读好,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二)展示朗读,内化文本过渡语:刚才是集体朗读,老
7、师还想听一听同学们独立朗读时的美妙声音,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具体要求:分段朗读,正确流利,有自己的良好发挥)接下来,教师从主动请缨的学生中选择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点评、启发)预设:1、2自然段:你发挥得很好,如果你是苏格拉底,怎么样才能让弟子记住你的话呢?让我们一起练一练。3、4、5自然段:真是有声有色。请告诉我们“你们已经到头了”为什么读得如此响亮?(提示语,“洪钟一样的声音”)看来,你真是一位会读书的孩子。第6自然段:苏格拉底见到弟子们两手空空,他并没有责备,而是耐心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