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ID:36418765

大小:378.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9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1页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2页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3页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4页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 理论基础主要相关理论和内容: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事务治理理论;管理学基础;管理系统论。一、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一)公共产品的定义与分类萨缪尔森:纯粹的公共产品是这样的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个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二)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公共产品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附加给外部环境的额外的成本或效益,而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却未支付这部分成本,或没有享受到这部分收益;只要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不一致

2、时,就会存在某种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按照其对外部的影响分为两大类,即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也称为收益的外部化,如教育。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成员遭受损失却无法得到补偿,也称为成本的外部化,比如环境污染、拥挤的公路或桥梁。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政府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二、公共选择理论要点:个体理性的假设、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个体有充分的理性能力,在选择行动的最佳路线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和情感的因素以及各种复杂条件的影响。行动和结果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人是利己主义的,由个人组成的国家或政府不应被看成是以大众

3、利益服务为目的的;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交易特征:政治是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换达成协议的过程;詹姆斯•M•布坎南(1986)。三、公共事务治理理论亚里士多德:“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公共事物的悲剧性结果——个人的理性行为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的结果;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事务治理理论的分析模型:哈丁的“公地悲剧”;“囚犯困境”;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理论。公地悲剧加勒特·哈丁(Gar

4、rettHardin)1965年在《科学》杂志上提出了“公地悲剧”的论述;他拟想了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地,所有牧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每个牧人都通过饲养牲畜从牧地中直接获利;牧地有限——所有牧人过度放牧——牧地的退化——每个牧人都承担延期成本;但因为每个牧人都从公共牧地获得直接收益而只需承担因牧地退化所造成的损失中的一份,所以每个牧人并没有限制牲畜的数量,而是饲养更多的牲畜,造成牧地退化速度加快,形成恶性循环。警示:人们要避免对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囚犯困境由梅里尔·弗拉德和梅尔文·德里舍提出,阿尔伯特·图克正式建立“囚犯困境”;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推

5、崇的关于公共事物困境的博弈模型;假定有囚犯A和B由于共同作案而被捕,这二人被隔离审讯,他们的选择都只有两个,即坦白或不坦白。检察官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会各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另一人将会被重判15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各判10年。囚犯困境矩阵A拒 认    招 供·——————————————·拒认 | 1,1  | 15,0  |B|——————+———————|招供 | 0,15 | 10,10 |·——————————————·逗号左面表示A的服刑年数,逗号右面是B的刑期。结果:两个囚犯从各自利

6、益出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坦白,各自得到了10年监禁。个人理性的选择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局。《麦吉的礼物》:新婚不久的吉姆和德儿,很是穷困潦倒。除了德儿那一头美丽的金色长发,吉姆那一只祖传的金怀表,便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了。虽然生活很累很苦,他们却彼此相爱至深。每个人关心对方都胜过关心自己。为了促进对方的利益,他们愿意奉献和牺牲自己的一切;话说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小两口都是身无余钱。为了让爱人过得好一点,每个人还是想悄悄儿准备一份礼物给对方。吉姆卖掉了心爱的怀表,买了一套漂亮发卡,去配德儿那一头金色长发。德儿剪掉心爱的长发,拿去卖钱,为吉姆的怀表买了表链和表袋;

7、最后,到了交换礼物的时刻,他们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如此珍视的东西,对方已作为礼物的代价而出卖了。花了惨痛代价换回的东西,竟成了无用之物。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结果却使得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结论:要让社会避免陷入集体非理性的困境,有必要建立一套协调个体选择的制度安排。集体行动逻辑1965年,曼瑟尔·奥尔森(MancurOlson)出版《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运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论证了个人理性不是集体理性实现的充分条件这一著名论点;他反驳了其他集团理论关于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总是会试图增进集团的共同利益的论点;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