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0605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0
《隔代人解读巴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安忆、马原…隔代人解读巴金巴金作品需要重新阐释,不仅仅是“反封建” 陈思和(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曾编辑《巴金全集》、作《巴金评传》):巴金先生跨越世纪的人生经历,展示的是一个完整全面的人格,包括了他对自己所作的痛切反省。他耗其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都是与整个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现状及知识分子心理的反射紧密结合的,他是时代的见证人。要了解巴金在未来所展示的意义,我想,首先要看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上一世纪的精神遗产。 巴金曾是一位虔诚的国际化的反强权战士,在他身上凝聚了最为分明的道德色彩与原始正义。在全球化经济成为本世纪中国人所面对的最大诱惑、也是最大的挑战
2、的时代,巴金先生当年许多探索性的思考仍然会闪烁出先知般的光芒。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对巴金先生的许多作品作出重新阐释,不能停留在过去流行的见识中,不能把它简单化地归结为“反封建”。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不断地阐释,删除一些已经随着时代淘汰的陈旧因素,而发掘其在今天的时代精神。这,依然会具有启发性的艺术力量。那样一种爱与热情,正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尤其需要的 王安忆(作家,上海市文联主席):我年轻时,觉得巴金的作品似乎不够锐利,他的反抗,他的愤怒,都不够强烈。而现在年纪稍长,发现他的温和中包含的是一种更大的愤怒,蕴藏着更大的力量,不是毫无批判。他对这个世界看得很清楚深刻,对于人生的幸福
3、与不幸也看得很清楚通透。这种认识达到某一高度之后,才会化作更为深切的爱。像巴金先生这样一种爱与热情,正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尤其需要的。尊敬他所坚持的文学传统 叶兆言(作家):我以为,在今天巴金依然有其影响力。起码我目前对巴金所坚持的文学传统保持着极大的尊敬。在20世纪的作家中,巴金属于那种始终能坚持自己文学理想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巴金成为无可争议的大家。关于巴金的小说,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就是他的《家》最好,好像他所以成功,仅仅是因为这一部长篇。 其实巴金的小说是越写越好,后期明显好于前期,可惜这不仅被读者忽视了,也被某些评论家和专家所忽视。“读图时代”,大师远去 马
4、原(作家,同济大学教授):去年曾有记者问我,中国作家中谁最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到的就是巴金,他是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家。在五四之后,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又一度辉煌,出了很多高产作家,却很难说有哪一位能真正代表那个时代的全部。1992年前后,我拍系列片“我的文学梦”时,冰心、夏衍等还在,现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已一个个去了。巴金虽在,却似乎也已离我们很遥远。我曾拍过为巴金过生日的场面,但面对这位我景仰的作家时,作为同行的我却完全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不过,他的健在,仍令人欣慰。 现在是网络和“读图”时代,传统的诗歌、话剧、小说差不多成了博物馆艺术。我在学校里开一门“阅读大师”
5、课,但学生们常常要求“老师,你能不能讲点我们熟悉的作家”,而他们熟悉的多半是小品、报章专栏及其他畅销书作家。你可以在网上读到不少东西,但不可能在网上读整本《战争与和平》或者《家》、《春》、《秋》!对巴金,人们又能了解多少呢?影响小了,不减其伟大 毕飞宇(作家):受巴金影响力最大的是他的同时代人。我是从当教师的父母那里知道巴金的,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家》、《寒夜》等等作品写出了他们那代人的心声,可以为他们在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某些答案和参照。等到我们出生、成长,社会环境已经完全不同,其文本也不可能与80年前一样。新时期的文学,对巴金以及整个五四时期的文学继承,不
6、能说有多大。但这不要紧,不影响作为作家的巴金的伟大。当年,中国的新文学几乎就是通过巴金等人对西方文学的接受、移植和创作,凭空而起的。况且,这位富有良知的老人,在其晚年身体力行,讲真话,勇于反思自己,把心交给读者,为那一代人树立了光辉的人格榜样。作为一个人的巴金,更伟大。被他的勇敢与博大的爱吸引 朱文颖(作家):小时候就读过《家》、《春》、《秋》以及《寒夜》,后来又读过《随想录》。巴金有两点特别吸引我,让我敬重。一是他的真实,晚年的巴金一直强调要讲真话,他也确实敢讲,非常无畏。二是在巴金的作品里,贯穿着一种非常饱满而感人的情感力量。那里面有爱,非常博大的那种爱。 巴金近
7、百年的生命历程,映射了一个独特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他丰富而独特的人格,他的赤诚,他的忧郁,他的反思,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在今天这样急剧变革的时代,庆贺巴老的99岁华诞,以及巴老主办的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收获》创办45周年,具有超越其本身的积极意义。巴金?我没读过 黄维嘉(华东师大商学院99级学生,爱好写作):巴金?我知道他写过《家》、《春》、《秋》,但没看过;他创办的《收获》很有影响,再具体就不了解了。我周围有一些同学喜欢文学,但没听说谁读过他的书。有时间的话也挺想看。我现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