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47955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物理教学案例(浮力)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第十四章第五节《浮力》乡宁县第二中学杨建章教学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皮球、木块师:很好,大家注意,老师现在把它们放入水中,大家看它们在水中处于什么状态?生:(注意力很集中的要看看老师做的和自己平常看见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师:为什么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呢?生:因为它受到浮力。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力——浮力(板书课题:浮力)【自评: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入课题,可以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从生活中来。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现象。物理教学用身边物体做实验有许多
2、好处,首先实验器材容易找到,有亲切感,做物理实验不难。其次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着学,在学中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学第二环节:浮力方向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分析水中的皮球或木块静止在水中时的受力情况,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同时说出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皮球此时静止,说明所受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自评:学生不仅复习了物体的受
3、力分析和二力平衡的条件,而且将二力平衡的条件在实例分析中应用,推理出了浮力的方向,这样加深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还学会了应用。同时一个小组或个人是不可能把答案说的那么全面,大家通过小组内讨论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展示,得出全面的答案,在此学习过程学生体验了合作与交流的成功,有利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教学第三环节: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1、提出问题:教师出示石块,大家注意,老师把它放入水中,它会怎样?大家看见石块沉入水底,学生产生疑问:石块难道在水中难道不受浮力吗?怎么会沉在水底呢?大家猜猜。2、学生猜想:可能不受浮力、可能受的浮力比
4、它的重力小……..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学生想不出办法时,教师点拨: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重力时,用手轻轻托一下,下边的石块,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启发学生想到如果石块放在水中,受浮力的话,测力计的示数一定会减小的)。达成共识就动手实验。4、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去证实自己的猜想:5、分析和论证:如果测力计示数减小,证明受到浮力;如果测力计示数不减小,证明不受浮力。(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减小的示数其实就是浮力的大小给下边的教学做铺垫)6、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不
5、要让石块接触到容器底和侧壁)教师总结并板书: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自评:提出问题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就要充分张扬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在师生互动中肯定学生的思考。在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结论得出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学生学会了科学推理的物理研究方法。】教学第四环节:浮力的大小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吗?(因为有前边的铺垫,所以学生可以总结出的。
6、)学生活动:(教师有意让学生用不同液体去做实验,让学生产生疑问,怎么相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会不同?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分析得出F浮=G-F示数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从上面的实验学生可以很快说出: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下面的活动探究。1、学生活动:拿易拉罐让学生将其慢慢按入水中,谈谈按得过程有什么感觉?思考此过程易拉罐的重力变了吗?浮力变化吗?你的感觉说明什么?2、学生活动:将易拉罐踩扁,放入水中,下沉。此时易拉罐的重力变了吗?浮力变化吗?说明什么?比较前后
7、两次活动得出浮力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可以答出:浮力还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3、学生活动:让学生用测力计吊着圆柱体铁块在水中做实验证明。强调注意,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从实验中可以发现物体只要全部浸入水中后,再移动,测力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4、学习并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得出:F浮=G排。注意: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怎样求。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实验的过程,明白实验目的,怎样测浮力、怎样测排开液体的重力,再放手让学生做实验。学生做完教师总结,推导。板书:浮力的大小:F浮=
8、G-F示数F浮=G排=P液gV排5、出示例题练习计算浮力。【自评: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设计许多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为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老师要做充分的引导,而实验过程给学生,这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求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