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45595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浅谈创造教育始于质疑(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创造教育始于质疑——由陶行知《每事问》想到的江苏省扬中市第一中学陆朝华手机:13815188732邮箱:lanrenluch@163.com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倡创造教育,创造始于质疑。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小诗《每事问》入手,分析了现实教育中不重视培养质疑能力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结合教学实践重点阐述了培养质疑能力的方法,如:教育者应该进行观念更新;使学生敢质疑、想质疑,会质疑;设计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关键词质疑能力创造教育主动接受知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指疑问、质疑。它指不迷信书本,不死搬教条。它是一个主动
2、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利用已掌握知识去质疑、论证新知识,从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有了疑问,才会有创造。陶行知先生有小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认为: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了它,教师毋庸频挥教鞭,学生仍自进不息。如果儿童学生自学或听讲产生不了疑难,不仅表明儿童他们在学习中消极被动,学而无益,不能创造,而且也说明教师治教无方,不能引导创造。当前的教学不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目前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为了完成教学大
3、纲中教育教学目标,只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套路教学,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疑”。只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套路,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教育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们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解决“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自主探讨、讨论的方法解决“怎么样”。为了体现素质教育,再辅以传统的、现代的教学手段。表面上,我们的教学形式多样、有声有色,体现了教学新模式、贯彻了教育教学改革精神。但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真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吗?我认为不能,它充其量只能是按教学大纲制作的“模具”浇灌出一个个
4、同一规格的产品。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学中为什么不能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原因何在呢?首先,我们这些教育者都是在旧的教育模式下茁壮成长的。,我们知识的获得与其说是被“传授”不如说是被“灌输”;我们的学习目的与其说是“成才”不如说是为自己的社会生存增加资本。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被“因循守旧”,我们所以成了教育者后也往往只会“循规蹈矩”。其次,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能力、精力、时间有限,我们还很擅长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学生的质疑也许“稀奇古怪”,也许“意境深邃”。我们害怕在教学中无法解决,害怕学生的质疑会打乱既定的教学进程,还害怕因此会损坏自己在学生
5、中美好的教师形象。于是我们采取了这种“求同”但“不存异”的方法,只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以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业好坏的标准。这样既保险,又能出成绩,对家长、学校、自己算有一个好的交代。唯一对不住的,是学生的未来。所以,学习中等的学生,往往更有前途,因为他们没有被陷进老套路,他们可以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外的事,他们更具创造力!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很多行为具有很强的“趋利性”。教学中,我们这个的“利”就是“考什么”。翻开试卷,我们不难发现,试卷上,用填充、选择的、问答等形式来考查“是什么、为什么”,用谈
6、谈启示、感受等问话方式来考查“怎么样”。所以,为求教学的最高效率,我们平时的教与学也就是围绕这三个问题,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培养出一个个考试能手。(难道这就是知识的“传承”,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吗?如果是,那么我们也就没了创新,我们的文化也只能停滞不前了。)我终于明白,小学只读三个月为什么会成就“发明大王”爱迪生;大学肄业为什么会成就“电脑大王”比尔·盖茨;38岁以后才投身于计算机行业为什么会成就“杀毒大王”王江民。因为他们没有被格式化,他们的质疑能力没有被扼制,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所以,“学贵有疑”中“贵”不仅指稀少,更指珍贵。有“疑”才
7、会有“进”,才会有创造,才会有更多的“大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搭建创造阶梯设疑辩难是通向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创造教育的重要方法。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第一,一、我们教育者应该进行观念更新要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苏格拉底说过: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想使学生具备质疑能力,自己必须打破常规,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我们可以经常走出去,去其他教育先进单位学习经验。我们也可以把那些对教育教学改革有前沿观念的专家学者请进来给我们做报告。例如,2009年下半年,镇江市政治教研员顾正勇老师就
8、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观点。“你教了他不懂,你再教他更不懂,让他自学才能懂。”他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