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44317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9
《比的化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的化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52、53页——比的化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一个“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比与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2)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出示第52页上图。师:淘气和笑笑各调制一杯蜂蜜水,淘气调制的秘方是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笑笑调制的秘方是10克蜂蜜、90克水,请大家想想哪杯水更甜?三、指导探索-6-1、师:要知道哪杯水更甜,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同桌讨论。(要先求出淘气和笑笑各自杯中糖和水的质量比)怎样列式:40:36010:90师:能直接比较吗?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化简)40:360=40∕360=1∕9=1:910:90=10∕90=1∕9=1:9所以,两杯水一样甜。引导学生说明以上算法的已据。(即比与分数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
3、性质)教师说明: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2、出示0.5:2.5师:独立完成。把你的化简比方法和同桌交流。然后指名回答,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句补充完整。0.5:2.5=0.5÷2.5(比与除法的关系)=5÷25(商不变性质)=1:5(比与除法的关系)(先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它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师:强调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移动相同的位数。-6-3、 出示:2/9:1/3独立完成,交流各自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分数与分数的比的化简方法。2/9:1/3=2/9÷1/
4、3(比与除法的关系)=2/9×3=2/3=2:3(比与除法的关系)(尽量多让学生总结)小结不同类型的化简方法(学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方法)四、尝试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进一步巩固化简的方法。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比的化简(1)号杯 10:90=10÷90=10/90=1/9=1:9(2)号杯 40:360=40÷360=40/360=1/9=1:9教学反思-6-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
5、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老教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易接受。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我在教学中感悟出,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
6、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6-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互质数时,这个比是最简整数
7、比。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 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这样化简: 0.7∶0.08 =0.7÷0.08 =(0.7×10)÷(0.08×100)(设同时乘上相同的数) =7÷8 =7∶8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让学生明白(比的前项和后项须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6、上完课,其他老师给予了点评,总结如下:(1)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化,教师不能说的太多。(2)要注意学生的小
8、组合作。-6-在今后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多让学生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