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

ID:36335391

大小:4.95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5-09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_第1页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_第2页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_第3页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_第4页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礼仪制度——陈杏不学礼,无以立——孔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礼仪的重要性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礼仪的起源1、礼仪起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1)为维持自然的“人伦秩序”而产生礼(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例如:“尧舜之时,五礼兼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黄香温席,孔融让梨”(2)为“止欲制乱”而制礼(维系封建等级差别的需要)2、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礼的繁体字“禮”3、从祭祀之礼扩展而为各种礼仪一、礼仪的

2、起源与发展(二)礼仪的发展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1)“五礼”在商代已有完备的礼制,周代将其扩充和用于规范整个社会,都起到了制约和干预的作用。“五礼”指:吉礼—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嘉礼—婚嫁、宴请等喜庆场合之礼宾礼—是朝见天子或会见之礼军礼—军旅之礼凶礼—丧葬、灾祸之礼(2)“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其中,只《仪礼》一书就记载17种礼仪,可概括为六个大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拜礼)。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二)礼仪的发展3、变革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4、强化时期:秦汉至清末例如:汉代,礼仪已成为社会成员一切行为的规范。《礼记·王制》所说的:“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我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得以定型。二、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按照《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说法,吉礼用以“事邦国之鬼神示(祇)”,是祝祈福祥之礼。主要内容有:——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风师

4、、雨师等——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祫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夏禴(礿)、秋尝、冬烝,享祭先王、先祖;以上是祭人鬼。以下从天、地、宗庙三类,分别加以介绍。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二、吉礼(一)祀天1、圜丘祀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有燔燎(也叫“禋(yīn)祀”)、酢、嘏(后世也叫“饮福”)、赐胙等仪式。秦代祭天的资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汉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

5、(前32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南北朝郊祀制度也有一些变革。一是少数民族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二是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而用果蔬。三是圜丘坛外建造屋宇,作为更衣、憩息之所。隋唐圜丘制度与东汉相似。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定为大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唐代祀天一年四次。二、吉礼(一)祀天1、圜丘祀天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

6、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辽代祭天与祭山并举,设天神、地祇之位。金世宗大定后才有较完备的南郊圜丘祀天之礼。元初有蒙古民族的拜天礼。宪宗时曾在日月山拜天,且合祭昊天后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时才在大都(今北京)丽正门东南七里处建祭天台。成宗大德时建圜丘,南郊祀天。明代改变圜丘礼制,合祀天地。清代基本沿袭明制,但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庙”之礼,入关后改称“祭堂子”。二、吉礼(一)祀天2、祈谷、大雩(yú)与明堂(1)祈谷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及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所定礼制都有祈谷礼,仪式与圜

7、丘祀天大致相同。明初无祈谷之祭,嘉靖十年(1531年),定孟春上辛在大祀殿行祈谷礼。后祈谷之祭改在惊蛰之日举行,礼仪规格略小于大祀,不设从祀坛位,不行燔柴。清祈谷礼仿明制,乾隆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以合祈谷之义。二、吉礼(一)祀天2、祈谷、大雩(yú)与明堂(2)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在大旱发生时则无论夏秋,随时举行。隋唐时,孟夏之月在圜丘行雩礼,如遇旱灾,则另有祈太庙、祈太社、祈五岳山川海渎于北郊等祭礼。如久雨,则禜祭于国门。明嘉靖时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侧建雩坛,行大雪礼。清代

8、在圜匠雩祀祷雨。乾隆后设例行的常雩之祭,遇干旱则大雩行礼。常雩初在立夏,嘉庆后改在立夏后择吉日举行。二、吉礼(一)祀天2、祈谷、大雩(yú)与明堂(3)明堂《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一说明堂是祭祀祖宗或者是天子布政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明堂、太庙、灵台、辟雍、路寝等都是一回事,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