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

ID:36322200

大小:314.3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9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_第1页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_第2页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_第3页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_第4页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三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中国外交一、国内建设情况简介社会主义建设犯了不少“左”的错误:反右派运动(巩固党的领导,1957-1958)——中共八大(1958.5)未能纠错——庐山会议(1958.7-8)继续左倾——两次郑州会议(1958.11和1959.2)及其他会议——三年自然灾害(1958-196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二、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中苏关系:兄弟变阋墙1、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1)关于苏共二十大和中苏关系的几点争论官方史学论点:中共在中苏两党论战时认为,苏共自二十大开始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背弃了马克思

2、列宁主义,特别是借口反对个人迷信全盘否定了斯大林,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行不通。中共指出,两党分歧是从苏共二十大开始的。一般研究者的观点:二十大引起的分歧标志着中苏关系出现严重分裂,甚至成为中苏关系的第一个历史转折点。沈志华的新结论:1954-1955年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从1954年开始,中苏关系进入平稳发展期。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没有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中苏关系不仅没有出现严重分裂,反而更紧密了。(2)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A、和平过渡问题:毛不满意,因为不符合中共武装斗争的经验,但是毛和中共中央在任何场合都没有正式提出这个问题,毕竟这和中

3、共的温和的对外政策是一致的。B、国内经济方针:中苏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主旨是一致的:调整农轻重投资比例、改变工业布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未见根本分歧,乃至严重分裂(见毛的《论十大关系》、赫鲁晓夫的二十大报告、布尔加宁的六五计划报告)。C、对斯大林的评价:虽然赫鲁晓夫客观上推动了斯大林问题,但是却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毛和中共中央的最初反应不是反对和否定,而是有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从迷惑到决定支持(毛发表了关于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源也许是:斯大林倒下了,站起来的应该是毛泽东!2、苏联大规模援华和中共对苏共的支持(1)赫鲁晓夫增加对

4、华经济援助尽快确定和落实对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援建项目;对华派遣大量技术顾问和专家(1954年始);向中国提供数量客观的科学技术资料及相关帮助。(2)中共协助苏联处理波兰匈牙利事件中共最终说服波兰对社会主义阵营要宽容;对于匈牙利骚乱,毛泽东建议苏联镇压;波匈事件后,周恩来率团在三国之间穿梭外交近一个月。(3)毛泽东坚决站在赫鲁晓夫一边毛泽东为赫鲁晓夫雪中送炭、支持其开除莫洛托夫等反党集团人物(1957.7)。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被解除职务,毛泽东认可(1957.10)。(4)苏联对华核援助与限制1954年赫鲁晓夫答应在原子能方面帮助中国,但是又碍于对美国的核不

5、扩散承诺。1955年开始,苏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1957年和中国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1958年下半年始,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因台海危机加深了不信任,赫鲁晓夫停止了核援助。1959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中苏领导人激烈争吵,苏联方针逐渐确定。1960年,苏联停止提供技术、设备,并撤走专家。3、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独领风骚1957年11月,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举行了莫斯科会议。《莫斯科宣言》(12个社会主义国家签署)《和平宣言》(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签署)旧印象:会议是苏共倡议召开,并得到各国党的支持和响应新事实:是中共提出召开各国共产党协商会议,并发表共

6、同宣言;毛泽东是莫斯科会议幕后总导演。毛泽东的长篇即席发言具有刺激性(11月18日):“东风压倒西风”论;肆意评价苏联党内斗争;妄言核战争及其结果。4、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炮击金门与中苏对外政策分歧1958年中苏关系开始转向,上半年交流频繁,下半年却连续出现长波电台、联合舰队和炮击金门事件。此事件发生时,苏联希望进一步加强中苏军事合作,中苏关系和谐而友好。长波电台事件、联合舰队、炮击金门事件简介。前两次事件表明了中苏在军事合作和同盟义务方面的分歧,主要是中国担心主权受损;后一次事件则表明中国的对外政策不符合苏联的方向。5、中苏对内政策分歧对大跃进:毛迫不及待想

7、要赶超苏联。苏联的最初反应是支持的,尽管有些怀疑。对人民公社:这是让毛泽东“完全愉快”的事情,然后苏联十分谨慎,从新奇到指出中共冒进,始终保持旁观。庐山会议期间毛决心与莫斯科翻脸,中苏关系逐渐水火不容。从本质上看,中苏在争夺社会主义阵营首领的位置。6、中苏两党分歧公开化、两党关系破裂以及两国关系的恶化1960s初。中国通过世界工联北京会议率先公开两党分歧;赫鲁晓夫则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组织围攻中共代表团,并单方面全部召回在华苏联专家,将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1961年,中共开始维护阿尔巴尼亚党,开始与苏联进行新一轮的意识形态斗争。1962年,发生新疆伊犁、

8、塔城边民逃往苏联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和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