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300017
大小:12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8
《2017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及例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及例文关于“行善”的教师下水和学生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0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 对此,你
2、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做善事求表扬有何不可 2、莫让善心蒙尘 3、别让雷锋精神打了折 4、善之大者 5、可行至善方为大善 6、心中有善 7、有名无名都是英雄 【学生作文】 1.有名无名都是英雄 高三(6)班 黄颖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无论是有名也好无名也罢,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别人,有名无名这件事,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对于那位烧烤店老板和那位女孩,我们都以尊敬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不管他们是否在乎自
3、己做了好事留不留名这种事。 解析:从大众的态度说到自己的态度,开篇不同凡响。 面对烧烤店老板,我们要对他怀有一颗感激的心,感谢他多年来花费近、20万元来资助了那四名学生,使他们都踏入了大学的校门。或许会有很多人对他持有一种不屑的态度,因为他们心里都想着老板既然自愿去资助那四名学生,又过了这么多年,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想借用媒体来报导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其实换个角度来讲,也许老板有自己的一些难言之隐,又或者他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善良的行列里来,继续去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 解析:把自己的态度与人们的态度作对比,并推测烧烤店老板的心理动机。 诚然,我们似乎
4、更为赞同那位只是偶然路过却毅然决然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位女孩,她真的发扬了活雷锋的精神,在别人需要帮助时送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事后又默默地消失在人群之中——这份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的情怀,着实值得给她点一个大大的赞。古有‘勿以善小而不为’,今有‘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不留名精神’;这值得我们去赞扬去传承。虽然如此,我也不觉得女孩行为比烧烤店老板更高尚,他们只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做着本质相同(行善)的事,至于留名与否,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解析:先坦承人们对女孩行为的认可,再摆明“至于留名与否,要尊重他们的意愿”的观点。 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我们太需要这些行善行之人。偶一
5、为之之善或坚持行善会让很多冷血之事不再上演。小悦悦事件中,人们对18路人漠然的鞭挞和对陈贤妹善行的颂扬表明了社会渴望善举。浙江一老人骑车摔倒在路边长达一个多小时无人问津,围观群众固然有怕被讹诈的心里,但更多的恐怕是习惯性麻木,意识里维持一份善念并去行动远胜于在旁边的指手画脚、冷眼旁观。 解析:延展同质事例,点明社会期望善行。 不管烧烤店老板或救人女孩在行善之时有没有想过留名,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与钦佩的人物。生命的意义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是在坚持行善,哪怕行善的动机不是太纯粹,你都是最棒的那一个;无论是有名还是无名,只要做了好事,你就是英雄! 解析:再次回扣材料,在点题的同时对善行
6、大力颂扬。 总评:文章从小时候接受的观念入手,巧妙地完成与材料的对接,顺理成章地提出“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别人,有名无名这件事,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的观点,开篇出新。接着从烧烤店老板心理动机、人们对救人女孩态度着手,提出这二者行为本质相同的观点,进一步紧扣主题。最后从社会事例再回扣材料,在适度延展的同时升华主题。 2.心中有善 高三(3)班 吴棋淇 一位烧烤店老板希望可以将自己做的好事通过媒体报道出来;一位女孩对一名昏迷女士施救后悄悄离开。 解析:两句话概括材料。 无论是这位希望媒体报道自己善事的男子,还是那位救助昏迷女士后离开的女孩,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心中有
7、一份善意存在。既然有了这份善意,又何必在乎做好事留不留名呢? 解析:从两者的行为中找出共性——善意,观点出新。 或许那位烧烤店老板的做法并不怎么能让人接受,或许有人会说他做善事太过注重名利,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老板的做法是错的。他从2007年开始做善事,如果他做这些真的像别人所说的为了名利,那他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要求媒体报道,而是等到九年后呢?又有几个人能够持续九年做善事呢? 解析:以两个或许来假设他人看法,以两个反问句来驳斥这种看法,虽未点明观点而观点自明。 我想,那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