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教案 (1)

下册教案 (1)

ID:36295629

大小:309.0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5-08

上传者:U-2441
下册教案 (1)_第1页
下册教案 (1)_第2页
下册教案 (1)_第3页
下册教案 (1)_第4页
下册教案 (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册教案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燕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知识链接: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一,是益鸟。在我国,燕子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去。(一)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再读课文,认会“俊、俏、拂、增、掠、偶、沾、漾、谱”,会写“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正确读写“ 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3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飞到了()间,有的横掠过(),有的落在()歇息。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之情。(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一)熟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二)细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研读课文第一段。(1)说说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  (2)“凑”是什么意思?(3)练习背诵第1自然段。自学提示2:研读第2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2)你知道“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的意思吗?自学提示3:研读第3自然段(1)自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自学提示4:研读第4自然段(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2)理解“几痕”和“几根”的意思。(3)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一句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课中一、小组合作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2、展示课文第一段。指名读文第一段(1)说说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 (2)“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3)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4)背诵第1自然段。3、展示第二段学习成果女生齐读文章第二段(1)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3)指导感情朗读。4、展示第3自然段学习成果男生读文章第3段你能说出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吗?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5、展示第4段学习成果齐读课文最后一段(1)说说你喜欢的词、句子。(2)重点理解“几痕”和“几根”。(3)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句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第四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给下面的字加上拼音俊俏()增添()荡漾()偶尔()谱曲()吹拂()二、看拼音写词语yànzijùlǒngluèguòǒuěr ()()()()chēngzànyīnfúpíjuànzēngtiān()()()()三、组词:掠()偶()沾()尖()惊()遇()粘()尘()四、奇思妙想1、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2、“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2《古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细叶、光景、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学习重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 记背诗句是重难点。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准备回宫格本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咏柳》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2、认会“咏、涤”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咏、碧、妆、裁、剪”,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细叶”等词语。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使用:(一)初读《春日》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2、认会“泗、滨”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滨、紫”,正确读写“光景、万紫千红”等词语。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 (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体会这两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而又充满了( ,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以及春天到来的()。课中(第一课时)一、老师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一)初读《咏柳》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咏、涤”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2号领读:“咏、碧、妆、裁、剪”,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细叶”。3、交流识字方法。4、根据注释说说诗歌的大意。(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三、班级展示: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咏、裁2、展示读课文3、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四、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六、达标测评(一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二、三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一)初读《春日》 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泗、滨”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2号领读:“滨、紫”,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光景、万紫千红”。3、交流识字方法。4、根据注释说说诗歌的大意。(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 (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体会这两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而又充满了(,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以及春天到来的()。 二、班级展示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滨、紫2、展示读课文3、展示对古诗的理解。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二、三题供第二课时使用。)(一)我会写Yǒngliǔjiǎncáibìyùxúnfā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uāngjǐngxìyèwaànzǐqiānhó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填《咏柳》《春日》 ————————————----,——————————————,——————————————。———————————————。————————————----,———————————————,————————————----,———————————————。(三)填空《咏柳》和《春日》写的内容都与()有关,其中《咏柳》的作者是(),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另一首诗()。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3、《荷花》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是教学的难点。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课前查找荷花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回宫格本。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2、整体感知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里一池()盛开的情节,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二)、自学生字词:1、认会“挨、胀、饱”三个生字,注意多音字“挨”的读法;2、会写“荷、挨、莲、蓬、胀、仿、佛、裳、翩、蹈、蜻、蜓”12个生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3、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第二课时使用:(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1、概括内容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和。2、理清思路课文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颜色写到荷花的,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3、课文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和感叹?找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体会“冒”字用的好在哪里?5、“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6、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7、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8、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课中(第一课时) 一、老师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交流整体感知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里一池()盛开的情节,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挨、胀、翩”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2号领读:“荷、挨、莲、蓬、胀、仿、佛、裳、翩、蹈、蜻、蜓”,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4、交流识字方法。三、班级展示: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蹈”的第十四笔是“横折”,“佛”的第四笔是“横”2、展示读课文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四、质疑探究课文学到这,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五、自悟自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达标测评完成达标测评中的一至三题。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1、概括内容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和。2、理清思路课文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颜色写到荷花的,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3、课文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和感叹?找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体会“冒”字用的好在哪里?5、“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 6、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7、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8、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二、班级展示1、概括内容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和。2、理清思路课文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颜色写到荷花的,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3、课文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和感叹?找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体会“冒”字用的好在哪里?5、“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6、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7、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8、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四、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一)给下面的点的字注音挨着挨打饱胀翩翩起舞似的莲蓬(二)、看拼音写词语һéhuāāiāijǐjǐliánpéngbǎozhàngfǎngfú()()()()()YīshangPiānpiānqǐwǔqīngtingsuífēngpiāodòng()()()()wǔdǎo()(三)、形近字、多音字组词。裳()蜻()胀()佛fó()挨āi()常()睛()张()佛fú()挨ái()(四)填空 1、“蹈”的第十四笔是,“佛”的第四笔是。2、本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根据原文填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露出。有的还是,看起来。4、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五)、写出本课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各一句。(六)、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的多美啊!你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写一写吧!4.《珍珠泉》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学习重难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1.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2.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学习时间一课时课前 学案自学一、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作者先写,然后写,最后写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因为。三、读课文3遍,认会以下词语:镶嵌、青苔、蕨草、褐色、缘故、一嘟噜、绽开、扑哧、筛下、干涸、连绵起伏、沸水翻滚、抛向。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潭水是什么样的?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自学提示2、读懂课文,理解句子意思,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可从修辞手法、优美词句、感情等方面来分析,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自学提示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中一、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1、小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作者先写,然后写,最后写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因为。3、交流(1)珍珠泉有什么特点?(2)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班级展示:1、展示读课文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交流(1)珍珠泉有什么特点?(2)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探究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及感悟。六、达标测评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在正确的音节下画“”)镶嵌(ɡānqiàn)缘故(yányuán)绽开(zhàndìng)筛下(sāishāi)2、快乐连线。一串串深绿的小路一条彩色的孩子一潭快乐的珍珠一个弯曲的花环一群朴素的泉水3、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摘抄背诵。4、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记在心里。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语文园地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重难点1.会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2.积累反义词、量词和写景的成语。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导学案、双色笔、搜集反义词和写景的成语。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学案自学(1—4第一课时使用,5第二课时使用)1.读熟书中“我的发现”的反义词,搜集其他反义词三组(铅笔记到书上),准备交流。2.用铅笔试填日积月累中的量词,准备课中小组交流。3.熟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思考每一组成语有什么共同点。4.熟读“宽带网”中描写,体会其妙处。5.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名胜古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准备一篇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准备小组交流。课中(第一课时)一、小组合作1、组长指定组员读“我的发现”中的反义词,背会,其余组员补充别的反义词。2、组长指定一人填量词,其他人纠错,并当堂熟读背会。3、“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先检查朗读,然后观察总结每一组成语的特点其他写景的成语。组员补充并熟读背会。4、齐读宽带网的内容,背会写露珠、写草地、写溪水的三句。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分组展示反义词的背诵情况,交流搜集的其他反义词。2、展示量词的填写情况。 1、展示背成语情况,交流搜集的其它写景成语。4、展示背诵宽带网中描写的句子。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1.轮流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喜欢的家乡的美景。并互相评价,说说谁观察的仔细,讲得清楚,谁讲的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组评出讲的最好的一人班上交流。2、在口语交际基础上独立完成习作。写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不少于300字。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分组展示口语交际2、展示优秀作文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除了“我的发现”中的词语,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词有这个特点?能写出六个吗?如:大小东西多少动静进退二、填写合适的量词。一()荷花一()微风一()图画一()翅膀一()金光一()珍珠一()葡萄一()小山一()报纸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给词语分类。群()吐()()()东升夕阳()()皓月()()()山()岭郁郁()()层()叠()()()欲滴()崖()壁 描写日月的有:描写山的有:描写花草树木的有:三、口语交际。五一黄金周到了,如果遇到外国朋友,我会向他介绍我的家乡。我:。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5《翠鸟》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疾飞”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学习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有关翠鸟的挂图、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2、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它颜色()、()、叫声(),捕捉小鱼时动作()、(),十分()。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来(),但在()的开导下,孩子们()。(二)读课文至少3遍,认会“秆、绣、赤、褐、衬、衫、泛、锐、饲、翁、峭”,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翠、秆、腹、赤、衬、衫、透、泛、泡、饲、翁、陡、壁”,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疾飞”等词语。(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一)熟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翠鸟的?(二)细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动作有什么特点?2、作者在描写翠鸟时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3、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儿?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4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讨论:“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种想法对不对?课中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翠鸟的?2指名读文第1--3段展示自学提示1、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动作有什么特点?3默读一、二段,展示自学提示2、作者在描写翠鸟时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4展示自学提示3、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儿?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5、小组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示自学提示4、作者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7、展示自学提示5、讨论:“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种想法对不对?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二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三至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给下面的字加上拼音苇秆()刺绣()腹部()赤褐色()衬衫()广泛()锐利()饲养()渔翁()陡峭()二、看拼音写词语cuiniaochenshanweiganfubu()()()()touliangsiyangyuwengshibi()()()()三、组词: 秆()饲()壁()陡()杆()词()臂()徒()泡()饱()四、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6.7《燕子专列》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这是学习的重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这是学习的难点。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面临()的危险。()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将它们送到(),并用带有()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3.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是()A.顺叙B.倒叙(二)读课文至少3遍,认会“欧、洲、瑞、启、殊、骤、跋、涉、濒、覆、厢”,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欧、洲、瑞、士、舒、启、殊、骤、涉、疲、政、踏、救、载”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一)熟读课文,进行以下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学提示2:在这时,都有谁来帮助了燕子?自学提示3:瑞士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用()括出来。你认为瑞士政府的这个决定怎么样?自学提示4: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小贝蒂又是怎样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学提示5:从瑞士政府到人们,为了燕子,都做出了感人的举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课中(第一课时)一、老师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一)初读课文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面临()的危险。()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将它们送到(),并用带有()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3.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是()A.顺叙B.倒叙4、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欧、洲、瑞、启、殊、骤、跋、涉、濒、覆、厢”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 2号领读:“欧、洲、瑞、士、舒、启、殊、骤、涉、疲、政、踏、救、载”,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5、交流识字方法。三、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舒、涉、载2展示读课文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4质疑探究5自悟自得四、达标测评完成达标测评中的一至三题。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一)有感情朗读课文。(二)交流以下问题1、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有感情地读出来。2、在这时,都有谁来帮助了燕子?3、瑞士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你认为瑞士政府的这个决定怎么样?4、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小贝蒂又是怎样做的?充分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从瑞士政府到人们,为了燕子,都做出了感人的举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二、班级展示1、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有感情地读出来。 2、在这时,都有谁来帮助了燕子?3、瑞士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你认为瑞士政府的这个决定怎么样?4、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小贝蒂又是怎样做的?充分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从瑞士政府到人们,为了燕子,都做出了感人的举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四至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欧洲瑞士启程特殊骤降、跋涉濒临覆盖车厢、二、看拼音写词语ōuzhōuruìshìshūqǐshūzhòushèpízhèng()()()适()程特()()降跋()()劳()府tàjiùzàizhuānlièkōngtiáolièchēzhàntái()着()护()着()()()()máfanqìwēnfēngxuěfēnfēnkāidòngyǒuqíngzhìxiè()()()()()()()wēnnuǎnchángtúchéngqiānshàngwànjīhánjiāopò()()()()三、形近字组词区()户()步()相()救()殊() 欧()启()涉()厢()球()珠()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纷纷顶着冒着踏着四处听到消息后,居民们()走出家门,()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五、看到贝蒂为了寻找燕子,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我想对她说。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8、《路旁的橡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橡树的知识。学习时间1课时课前学案自学初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在南北两座大城市间,准备修建(),.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了().为了保护(     ),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住了(    ),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读课文至少3遍,认会以下词语:宽阔、平坦、漂亮、延伸、粗壮、结实、挺拔、沉默不语、楔子、沥青、马蹄形、不约而同、高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这棵橡树什么样子,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这条笔直的公路上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你想怎样赞美筑路人? 课中一、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在南北两座大城市间,准备修建(),.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了().为了保护(     ),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住了(    ),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词语:宽阔、平坦、漂亮、延伸、粗壮、结实、挺拔、沉默不语、楔子、沥青、马蹄形、不约而同、高尚。交流(1)、这棵橡树什么样子,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2)、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3)、这条笔直的公路上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4)、你想怎样赞美筑路人?三、班级展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流:这棵橡树什么样子,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这条笔直的公路上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你想怎样赞美筑路人?四、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有不懂的问题吗?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六、达标测评完成达标测评题。达标测评: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评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组长批改。1、填空:(     )的公路       (       )的橡树(     )的公路       (       )的橡树(     )的公路       (       )的橡树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路面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        )(2)、深思而不说话。(      )(3)、彼此没有约会,而行为相同。(        )3、读了这篇课文,我很受感动,我想代橡树向修路叔叔致谢,我还想对他们说:                                        。 课后课后反思,你认为在本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园地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语及优美的诗句。认会7个生字“浊、廉、贪、罪、偏、罚、劣”。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重点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完成一篇习作。会背会写古诗佳句。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 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1、自读教材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二。2、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写一写你身边的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3、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4、与家人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第二课时使用:1、读一读园地二中我的发现,说说从这两组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2、自学日积月累中蓝线内的生字,并在书上注音。3、熟读这些反义词(至少3遍,有能力的可以背会哟!)4、读书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佳句,借助资料或家人想一想诗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上横线。课中(第一课时)一、小组合作要求:组员发言时要求语言流畅,其他组员认真倾听。最后推选代表,准备在班上汇报。交流: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环境污染的情况,2、把小组内组员了解到的情况根据内容整理成几个方面,3、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4、与家人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二、班级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1、你身边的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2、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3、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 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1、1号同学读句子;2号谈谈自己的发现,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号说说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号总结评价。2、两人对读反义词后,1号同学领读蓝线内的生字(加拼音领读2遍);2号同学按1加1的格式领读一遍。3、3号和4号各领读一遍古诗佳句,最后小组齐读一遍。二、班级展示1、展示我的发现:2、展示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1)小组展示读反义词(2)小组推荐展示兰线内的生字3、展示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背背(1)推荐展示朗读,全班领读(2)展示背诵情况三、质疑探究提出自己不懂的古诗名句,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第一至二大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三至五供第二课时使用)一、口语交际。我们能做点什么? 师:通过调查,你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我:。师: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师:你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师:你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我:。二、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三、你能采用比喻的手法,使下列句子更具体、形象吗?1.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2.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四、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浊对()()对贪勤对()()对罚()对罪偏对()()对劣恶对()五、把句子补充完整。1.万壑树参天,。(王维)2.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3.等闲识得东风面,。(朱熹) 4.,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5.,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6.穿花蛱蝶,款款飞。(杜甫)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9《寓言两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学习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收集寓言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寓言《亡羊补牢》,感知全文大意。 自读课文3遍,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再读课文,认会“窟、窿、叼、劝、缠”,会写“寓、则、窟、窿、狼、叼、街、劝、悔、缠、硬”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请按以下自学提示完成)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1)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自学提示2.自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养羊人看到羊丢后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自学提示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在课本中读一读,勾一勾。(用波浪线画出)(2)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1.和爸爸妈妈讨论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五、书写生字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课中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课前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二、小组合作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1)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2.自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养羊人看到羊丢后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在课本中读一读,勾一勾。(用波浪线画出)(2)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4、提示寓意,拓展思维(1)和爸爸妈妈讨论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三、班级展示四、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第二课时使用课前学案自学:一、复习上节字词听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 二、自读寓言《南辕北辙》,感知大意。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重点理解词语:提醒、把式、盘缠。3.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三、熟读课文后和父母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总结寓意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五、学习生字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课中一、谈话导入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二、小组合作1、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重点理解词语:提醒、把式、盘缠。32.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3、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4、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5、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6、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三、班级展示四、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六、达标测评(两个课时共用)1、组词狼()悔()街()硬()狠()诲()衔()便()2、填空(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2)、《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____。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了,赶快_______________。从此,他的羊再也没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_____________,认真改正,就__________。(3)、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________走。他的______越好,________的本领越大,________带得越多,______得越远,就越___________楚国。(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你太________了,你选错了________,如果不听别人劝告,及时改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_____________________。”(5)、《亡羊补牢》告诉我们:————————————————————————(6)、《南辕北辙》告诉我们:————————————————————————————————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10《惊弓之鸟》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体会魏王与更羸在三次对话中的情感变化,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3、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4、使学生养成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学习重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学案自学(两个课时共用)课前一、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二、熟读课文,认会“魏、弦、悲、惨、愈”;会写“弓、魏、射、箭、猎、雁、弦、悲、惨、痛、裂”;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不用(),只拉了一下()就是()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第二课时使用 熟读课文后请按自学提示完成下面问题自学提示1:1、朗读1~3自然段,读后思考问题(1)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2)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3)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自学提示2:更羸说的话能实现吗?请自读课文4~6自然段⑴ 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用直线画出关键词。⑵ 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样?“啊”这个词带有什么感情?自学提示3:你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奇怪吗?请看下文,仔细分析就会明白。默读7~9自然段思考后与小伙伴讨论以下问题:⑴ 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来?从文中的对话中找出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⑵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3)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正确吗?自学提示4:(1)课文自学到这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又懂得了什么呢?(2)学完本文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 课中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领特别高强,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相信吗?这是为什么?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板书)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二、小组合作把学案上的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1、朗读1~3自然段,交流(1)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2)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 (3)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2、更羸说的话能实现吗?请自读课文4~6自然段⑴ 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用直线画出关键词。⑵ 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样?“啊”这个词带有什么感情?3、你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奇怪吗?请看下文,仔细分析就会明白。默读7~9自然段思考后与小伙伴讨论以下问题:⑴ 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来?从文中的对话中找出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⑵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3)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正确吗?4、交流(1)课文自学到这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又懂得了什么呢?(2)学完本文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三、班级展示展示交流成果四、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六、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第四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给下面的字注音魏()悲()愈()弦()二、组词魏()猎()射()瑰()惜()躲()三、多音字更圈 四、填空《惊弓之鸟》中 更羸说:“飞得慢,因为它____________,伤口还没有________,还在________;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________,孤单________,得不到________。它一听到_______,心里很________,就________往高处飞。它一________,伤口又________了,就______了下来。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11《画杨桃》导学案课前学案自学课前准备:杨桃两个、并提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生,为课上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标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会“嘱、审、肃、晌、悦、诲”。会写“叮、嘱、排、靠、幅、审、肃、晌、悦、熟、悉、诲”。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词语。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的是()课上练习画()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的样子,同学们觉得(),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要坚持科学的(),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要轻下结论。(二)、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段,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第二部分是()至( )段,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的事。第三部分是第()段,写父亲和老师的()使我()。(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自学提示(一)1、课文哪些段落写了画杨桃的事?2、“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自己画得怎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自学提示(二)1、我为什么这样画杨桃?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在旁边做上△标记。2、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叮嘱”、“想当然”、“画走了样”是什么意思?从这段话里你能看出什么?自学提示(三)1、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段落的重点句子。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自学提示(四)1、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2、之后,老师的神情有了什么变化?自学提示(五)分角色朗读2——17自然段。自学提示(六)朗读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边读边思考:1、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说的相同?2、哪几句和父亲的不同?3、这些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自学提示(七)这个道理仅仅适用于画画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达标测评(一、二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三、四、题供第二课时使用。)三、辨一辨,填空。册   侧   测    (  )面  ( )量    练习( )          幅   福   富  幸( )  一( )画    ( )有做   作   坐   座  ( )业 ( )位 ( )文  合( ) ( )用 工( )四、选词填空严格  严肃 1、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向很(   )。 2、小强没有完成作业,李老师(   )地批评了他。        教育  教诲1、山村的孩子渴望受到良好的(    )。2、虽然我离开母校多年了,可是老师们的( ),永远留在我的心中。12《想别人没想到的》导学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学习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难点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一课时课前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 一、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和爸爸妈妈交流 。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二、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用波浪线画出来。3、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4、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你根据这个问题自己去找一找。5、根据问题再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1)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      (2)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请你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⑴读一读画师的话⑵理解“若隐若现”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8、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三、完整地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课中一、小组合作 1、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用波浪线画出来。3、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4、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5、根据问题再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1)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      (2)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请你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⑴读一读画师的话⑵理解“若隐若现”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8、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二、班级展示展示交流的学习结果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课外拓展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再来学一篇吧 。1、引言:宋代的赵佶皇帝喜欢以诗做画。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课件出示: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2、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3、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4、总结道理: 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13《和时间赛跑》导学案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持续、安慰、欺骗、实话、度过、日月如梭、虽然、路线、狂奔、暑假、形容、受益无穷、用途、将来、假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学习重、难点  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准备回宫格本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会“忧、哀、慰、梭、狂、若”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赛、疼、忧、慰、梭、虽、狂、赢、暑、益、穷、将、若”,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方格内。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持续、安慰、欺骗、实话、度过、日月如梭、虽然、路线、狂奔、暑假、形容、受益无穷、用途、将来、假若”等词语。3、了解课文的大意。(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2.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使用:课中(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编关于时间的谜语。二、小组合作(一)初读课文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忧、哀、慰、梭、狂、若”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2号领读:“赛、疼、忧、慰、梭、虽、狂、赢、暑、益、穷、将、若”,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赛跑、疼爱、排除、忧伤、持续、安慰、欺骗、实话、度过、日月如梭、虽然、路线、狂奔、暑假、形容、受益无穷、用途、将来、假若”等词语。3、交流识字方法。4、说说课文的大意。(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2.讨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三、班级展示: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赛、忧、慰、梭、赢、益、穷、若2、展示读课文3、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四、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六、达标测评(一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二、三、四、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 自学提示(一) 1、有感情地读课文1——5段。2、作者是怎样感到时间流逝的?3、读了前五段你有什么感受?4、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出现的关于时间的谚语,说说是什么意思?自学提示(二) 1、我是如何和时间赛跑的?用直线在文中画出跑胜后心情的句子。2、读一读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把你的感受读出来。3、作者和太阳赛跑了二十年,请你想象一下,做什么事情时,作者还可以和时间赛跑?4、谈一谈你和时间赛跑的经历。自学提示(三)1、读一读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仔细品味。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二、班级展示自学提示(一) 1、有感情地读课文1——5段。2、作者是怎样感到时间流逝的?3、你有什么感受?4、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出现的关于时间的谚语,说说是什么意思?自学提示(二) 1、有感情地朗读6——8段。2、我是如何和时间赛跑的?用直线在文中画出跑胜后心情的句子。3、读一读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把你的感受读出来。4、作者和太阳赛跑了二十年,请你想象一下,做什么事情时,作者还可以和时间赛跑?5、谈一谈你和时间赛跑的经历。自学提示(三)1、读一读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仔细品味。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二、三、四、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知识积累一、拼一拼,写一写。jiāngláiyōushāngrìyuèrúsuōsuīrán(   )(    ) (      ) (   )kuángbēnshǔjiàshòuyìwúqióngzīwèi(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著()赛()蔚()迷()若()暑()寒()慰()谜()苦()三、填关联词语。1、()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2、他们知道()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四、、填一填,读一读。1、少壮不努力,()。2、花有重日开,()。3、一日之际在于晨,()。4、黑发不知勤学早,()。六、把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仔细品味。七、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课后课后反思本节课你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14、《检阅》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难点:体会“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二)、自学生字词:1、认会“俱、拄、伍、洪、纠”五个生字;2、会写“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14个生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3、能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第二课时使用:(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1、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章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2、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3、在检阅式上博莱克表现怎么样?你能体会当时博莱克的心情吗?4、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5、了解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课中(第一课时)一、老师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交流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3、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俱、拄、伍、洪、纠”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2号领读:“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4、交流识字方法。三、班级展示: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俱”的右半部分,“博”与“搏”的区分,“慕”的下面不能写成“小”,“纠”与“收”的对比。2、展示读课文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四、质疑探究课文学到这,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五、自悟自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达标测评完成达标测评中的一至三题。课中(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1、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章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2、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3、在检阅式上博莱克表现怎么样?你能体会当时博莱克的心情吗?4、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5、了解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二、班级展示1、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章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2、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3、在检阅式上博莱克表现怎么样?你能体会当时博莱克的心情吗?4、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5、了解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四、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1、看拼音,写词语Jùlèbùyāquèwúshēngjiézhīduìwǔchénmò()()()()()Júmiànxiànmùqíngbùzìjīnlóngzhòngzhǔxítái()()()()()Guānzhòngjiūzhèngyānmò()()()2、给加点的字注音俱乐部()拄拐()队伍()洪水()纠正()3、比一比组词博()截()慕()搏()栽()幕()4、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5、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课后课后反思本节课你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14、《检阅》导学案班级姓名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二)、自学生字词:1、认会“俱、拄、伍、洪、纠”五个生字;2、会写“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14个生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3、能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第二课时使用: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1、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章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2、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3、在检阅式上博莱克表现怎么样?你能体会当时博莱克的心情吗?4、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5、了解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四、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1、看拼音,写词语jùlèbùyāquèwúshēngjiézhīduìwǔchénmò()()()()()júmiànxiànmùqíngbùzìjīnlóngzhòngzhǔxítái()()()()()guānzhòngjiūzhèngyānmò()()()2、给加点的字注音俱乐部()拄拐()队伍()洪水()纠正()3、比一比组词博()截()慕()搏()栽()幕()4、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5、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15争吵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学习重点:继续练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学案自学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不料3.我能回答下列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谁与谁争吵?他们为何争吵?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课中1、小组合作。(师生的双边活动)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不料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谁与谁争吵?他们为何争吵?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2、班级展示。(师生的双边活动)3、质疑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4、自悟自得。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5、测评反馈一、辩字组词疾(  )寺(   )尚(    )戒(    )匠(   )嫉(   )侍(    )躺(    )或(     )巨(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  ),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  )那样做(    )吧!”(2)既然你(  ),就应该()伸过手去请他(   )。课后课后反思学生方面:教师反思:第二课时课前学案自学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第一步,谁能说说第一段的段意是什么,然后用一个字概括。3.第二步进行比较分析。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一次比较:“碰”有什么不同?从哪里看出来?4.再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二次比较:“我”和克莱谛有什么不同表现?5.运用老师教给你们的读书方法试着学习第二段。抓住这个“等”字默读课文,他们俩都是“我在外面等着你”,这里有什么不同吗?6争吵后我的心里是矛盾的,下面两个句子,在转折词的前面写了“我”的不少想法,你能把句子补充完整吗?(1)虽然(        ),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2)虽然(        ),可是“请你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7这段写了克莱谛的心情没有?但有一个地方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哪一句?从他的表情里面可以看出克莱谛心里可能想些什么?8.“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我”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课中一、小组合作探究1第一步,谁能说说第一段的段意是什么,然后用一个字概括。2.第一步,谁能说说第一段的段意是什么,然后用一个字概括。3第二步进行比较分析。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一次比较:“碰”有什么不同?从哪里看出来?4再抓住这个“碰“字作第二次比较:“我”和克莱谛有什么不同表现?5.运用老师教给你们的读书方法试着学习第二段。抓住这个“等”字默读课文,他们俩都是“我在外面等着你”,这里有什么不同吗?6这段写了克莱谛的心情没有?但有一个地方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哪一句?从他的表情里面可以看出克莱谛心里可能想些什么?7.“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我”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二、班级交流展示三、质疑探究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说一说,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具体。四、自悟自得学习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五、达标测评。父亲的话让我明白了什么?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课后课后反思: 16绝招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学习重、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时间一课时课前学案自学(一)初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谁的绝招最有用?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2、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细读课文,把答案用横线画出来。3、思考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④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三)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四)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中一、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二、班级展示(一)初读课文1、展示课文朗读。2、展示讲了什么内容?(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展示小组交流情况 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谁的绝招最有用?2、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3、展示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④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三)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四)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五)结合课文理解,有感情朗读全文。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读一读,抄一抄。唯独尴尬瞪眼憋着攥饺子咧开二、想一想,连一连。富饶的精神寻找难题不平常的孩子思索食物 争气的日子建设老师伟大的地方尊敬家乡三、读一读,找一找,将句子中写人物动作的词写出来。1、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2、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铲锅,另一只手拿着面皮。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园地四导学案学习目标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4.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5.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重难点1、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2、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 导学案、双色笔。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第一课时)励志名言: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爱默生)学案自学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1.激趣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也会有令人吃惊的绝招,你们回去准备准备,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第二课时自主探索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2、读词语,积累词语。3、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二、日积月累我会填:说说“的”、“地”、“得”的用法,试着把“我会填”用蓝色笔填入答案。三、读读背背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四、看图说成语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用蓝色笔写在图画下面。再收集一些画迷和成语,课上可以互猜或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课中一、小组合作1、示范交际抽一个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进行评议。2、小组交流首先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学生小组内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4、小结延伸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二、日积月累我会填:交流“我会填”的内容。三、读读背背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四、看图说成语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用蓝色笔写在图画下面。出示搜集的一些画迷和成语,互猜或根据成语,画出图画。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分组展示口语交际内容。2、分组展示“的”、“地”、“得”的用法,以及“我会填”的内容。3、展示读读背背的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分组展示背诵情况。 4、展示看图说成语的答案。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普()文()何()分()竖()谱()纹()荷()纷()坚()厢()至()迷()皮()相()致()谜()疲()二、我会填。1、()的小鸟()地飞来飞去。2、()的森林发生了()的火灾。3、()的太阳光照着()的大地。课后课后反思17《可贵的沉默》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学习重难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孩子们因此而感到;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懂得了要,并学会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二)读课文,认会“迅、蕴、霎、寂、恰、犯、稚、拙、烦”,会写“贺、顾、迅、速、复、恰、犯、缓、婆、议、达、稚、烦、享”,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第二课时使用:(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1:认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找出文中描写这两副插图的相关内容,用文中的词句说说孩子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用直线划出描写插图一中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的词句,用曲线划出描写插图二中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的词句。自学提示2: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由刚才的热闹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了?此刻,他们在想些什么呢?自学提示3:你能说说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吗?自学提示4: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找到那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课中一、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1.认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找出文中描写这两副插图的相关内容,用文中的词句说说孩子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用直线划出描写插图一中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的词句,用曲线划出描写插图二中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的词句。2.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由刚才的热闹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了?此刻,他们在想些什么呢?3.你能说说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吗?4.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找到那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了?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认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找出文中描写这两副插图的相关内容,用文中的词句说说孩子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用直线划出描写插图一中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的词句,用曲线划出描写插图二中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的词句。2.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由刚才的热闹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了?此刻,他们在想些什么呢?3.你能说说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吗?4.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找到那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了?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三题供第一课时使用,四至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为加点字选择确读音,画上横线。蕴藏(yùnwēn)霎时(chàshà)稚嫩(zhìzhuī)稚拙(zhuōzhuó)(二)看拼音写词语。hègùxùnsùfù祝()左()右盼()重()zhìzhuōfànqiàqiàhuǎn()()错误()()和póyìdáfánxiǎng外()建()表()()恼()受(三)比一比,再组词。贺()缓()恰()迅()架()暖()给()讯()(四)修改病句。1、孩子们异口同声、七嘴八舌地回答我的问题。2、骄傲地举起了手。3、我把问题重复反复了一遍。(五)学习这一课,你有什么启发?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18《她是我的朋友》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习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几句话概括。这篇课文写的是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误以为,但为了抢救,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二)读课文,认会“输、睫、否、恒、拭、捂、拳、竭”,会写“炸、医、输、眉、型、否、垫、酒、掩、咬、拳、制、柔”,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 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2——4段,完成下面问题:1.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献血?2.交流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危急的气氛,把它画下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3、联系所画的句子,说一说“迫在眉睫”的意思。自学提示二:自读第5--10段,思考:(1)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你能设想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2)在你所画的句子中,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伟大的抉择,请你再动情的读一读吧!自学提示三:齐读第11--14自然段,思考:(1)后来是什么原因让小男孩停止了哭泣?(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问阮恒为什么哭的时候,阮恒是如何回答的?医生知道后又是如何安慰阮恒的呢?把医生可能说的话写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表演,一个人扮演阮恒,一个人扮演医生。(3)事后,医生告诉周围的人,阮恒误认为自己会死。阮恒的这种想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⑷既然阮恒误以为输血会死,他为什么还是那样做了呢?自学提示四:再读题目《她是我的朋友》,思考:⑴、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当题目?⑵、你觉得题目还可以换成什么?自学提示五:当你了解了阮恒的想法以后,看着插图中躺在草垫上忍受痛苦的阮恒,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课中一、小组合作依据自学提示,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第一课时使用展示1: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展示2:二类字“输、睫、否、恒、拭、捂、拳、竭”的自学成果展示3:一类字“炸、医、输、眉、型、否、垫、酒、掩、咬、拳、制、柔”的自学成果展示4:展示词语“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的自学情况展示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展示一:默读课文2——4段,完成下面问题:1.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献血?2.交流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危急的气氛,把它画下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3、联系所画的句子,说一说“迫在眉睫”的意思。展示二:自读第5--10段,思考:(1)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你能设想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2)在你所画的句子中,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伟大的抉择,请你再动情的读一读吧!展示三:齐读第11--14自然段,思考:(1)后来是什么原因让小男孩停止了哭泣?(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问阮恒为什么哭的时候,阮恒是如何回答的?医生知道后又是如何安慰阮恒的呢?把医生可能说的话写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表演,一个人扮演阮恒,一个人扮演医生。(3)事后,医生告诉周围的人,阮恒误认为自己会死。阮恒的这种想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⑷既然阮恒误以为输血会死,他为什么还是那样做了呢?展示四:再读题目,思考:⑴、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当题目?⑵、你觉得题目还可以换成什么?展示五: 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爱心的阮恒,他为了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没有谁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看看插图中躺在草垫上忍受痛苦的阮恒,说说你最想说的话吧。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二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三至五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为加点字注音。()()()()()输送迫在眉睫阮恒擦拭捂着()()()拳头竭力是否(二)看拼音写词语。shūxuèzhìzhǐcǎodiànyǎngài()()()()yīyuànquántoujiǔjīngjiélì()()()()(三)比一比,再组词。偷()形()执()校()输()型()垫()咬()(四)选词填空。哭泣啜泣抽泣呜咽1、他忽然()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3、他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4、男孩立刻停止了(),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五)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的优良品质。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19《七颗钻石》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学习重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课前(两个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用几句话概括。地球上发生了(),许多人和动物都(),一个小姑娘抱着()出门为生病的母亲(),()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从水罐里跳出的()升到了天上,变成了()。 (二)读课文至少三遍,认会“竟、匆、绊、瞬、凑、咽、唾、沫”,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渴、罐、累、竟、匆、哀、舔、反、递、忍、凑、咽、唾、沫、涌”,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使用:(四)带着美好的感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五)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静心阅读,独立思考:你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在书中做标记。自学提示2:品读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边画出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自学提示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学提示4: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做题目,而用“七颗钻石”?课中(第一课时)一、老师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地球上发生了(),许多人和动物都(),一个小姑娘抱着()出门为生病的母亲(),()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从水罐里跳出的()升到了天上,变成了()。3、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1号领读:“竟、匆、绊、瞬、凑、咽、唾、沫”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2号领读:“渴、罐、累、竟、匆、哀、舔、反、递、忍、凑、咽、唾、沫、涌”,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 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4、交流识字方法。三、班级展示: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罐、舔、哀、凑展示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四、质疑探究五、自悟自得六、达标测评完成达标测评中的一至二题。课中(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静心阅读,独立思考:你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在书中做标记。2、品读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边画出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做题目,而用“七颗钻石”?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静心阅读,独立思考:你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2、品读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边画出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做题目,而用“七颗钻石”?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至二题供第一课时使用,三题供第二课时使用。)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一)为加点字注音。竟然()匆忙()绊倒()一瞬间()凑上()咽了一口唾沫()()()(二)看拼音写词语。Zuànshíjiāokětuòmoyǒngchūxīnxian()()()()()Shuǐguàndìgěifǎnzhèngrěnbúzhùcōngmáng()()()()()(三)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讲讲这个故事。课后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