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第2课时)

《苏州园林》(第2课时)

ID:36291031

大小:2.9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8

《苏州园林》(第2课时)_第1页
《苏州园林》(第2课时)_第2页
《苏州园林》(第2课时)_第3页
《苏州园林》(第2课时)_第4页
《苏州园林》(第2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3问题探究4课时作业1学习目标2新课导入0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0新课导入阅读小说,自然要重视情节、人物、环境等三个要素,也要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手法。本节课的主要就是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叙述手法。0问题探究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何

2、作用?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作比较0问题探究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举例子0问题探究⑤打比方: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的建筑师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式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③

3、摹状貌: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④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时如入画的一景。0问题探究说明语言分析1.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至于池沼大多应用活水。“大多”用得很有分寸,说明大多应用活水,但也有例外。(2)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极少”用得很有分寸,说明也有使用的情况。0问题探究⑶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是大概的意思,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大多数的,一般情况下的,在这里是说我国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对称的,很少有不对称的,使表

4、达更加的形象、准确。⑷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0问题探究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以第5段为例说明。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也俯仰生姿。”0问题探究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和认识。据说是大概的意思,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苏州园林据说有

5、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0课时作业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典范、样本的意思。“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0课时作业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

6、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退出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