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6283052

大小:260.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08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学年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除西周的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

2、影响,排除B;D与材料意思恰好相反,排除。2.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出处论述《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元帝纪》“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后汉书》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27-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D.汉代手工

3、业技术获得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只有“《汉书•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其它没有涉及轻徭薄赋,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同地域的农业发展状况,排除B;由“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均反映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故选C;材料只有“《后汉书》”“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提到冶铁业,排除D。3.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4、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可知,“通榜”使主考官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主观性、随意性大大增强,考生为了能够中举,就必然会多方奔走,寻求名人推荐,或者对考官进行活动,这会使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受到质疑,故B项正确;“通榜”是唐代科举制中的一个程序,无法体现科举制的发展程度,故A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通榜”与君主专制的加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点睛:明确“通榜”的做法,是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从中分析出“通榜”使主考官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4.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

5、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27-A.孔孟儒学B.老庄道学C.董仲舒儒学D.程朱理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把知识领域的事情”是格物致知,材料意思是,要求人们通过格物、居静、以“敬”的心境引导自己的心灵,从“人心”转向“道心”,这是朱熹观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孔孟儒学主张仁政、民本思想,排除A;老庄道学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

6、董仲舒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排除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名师点睛】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5.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27-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

7、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6.“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