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

ID:36262353

大小:490.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07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_第1页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_第2页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_第3页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_第4页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柳永与李清照之异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3分)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

2、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鉴赏诗词的语言类题型及方法(A)(一)分析语言特色型二.鉴赏诗词的语言类题型及方法(B)(二)、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

3、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三)、一词领全诗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该词在诗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折柳”曲的笛声中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问题:前人在评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在鉴赏诗歌时,

4、要特别注意动词“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鉴赏用词之妙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答: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人生中一个问题解决,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一人生哲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不失委婉。问题:末句的“放过”和“拦”用的精彩,请作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五、六句

5、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王国维称“千古壮观”。“大”,沙漠浩瀚无边;“孤”,荒凉,无奇观异景,烽火浓烟更醒目单调;“直”,表现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鉴赏诗词的语言类示例: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三、四句实写湖。“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撼”写出洞庭湖汹涌

6、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衬托湖的澎湃动荡。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鉴赏诗词的语言类示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1分)(2)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3分)各地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选编(12)2007年柳州市北海市中考试卷课改实验区用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写出表达效果给1分)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

7、)诗歌的艺术技巧行文构思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诗歌的行文构思方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正面(直接)反面(间接);渲染、烘托(正衬.反衬);白描、色彩、远近、高低、大小、明暗动静等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喻已、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