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58274
大小:1.0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0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29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不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思考: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子曰:“由,诲女知①之乎?知②之为知
2、②之,不知②为不知②,是知③也。”选文1翻译重点:①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⑤是:指示代词,“这”。【评析】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
3、之何也已矣!”选文2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无;拿他没有办法;③也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评析】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一是要正视问题,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就要想办法,不能应付搪塞,只有正视问题的人,才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对他才能提供具体的帮助,如果遇到问题搪塞应付,谁也帮不了他,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二是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不断动脑子,老师对他才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问题,
4、不思考问题,老师对他来说,其作用就不大。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选文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评析】正视错误很很重要,而改正错误更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选文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重点翻译:①食:通“蚀”;②更:改正(变)。
5、【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评析】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公众人物而言尤其是这样;二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尊重。选文5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重点翻译:1、小人:人格卑下的人。2、之:主谓间,取独。3、过:犯错误。4、文:掩饰。【评析】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重点翻译
6、:弘:扩大、光大,使‥‥显扬。选文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文】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评析】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也指人自觉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三国时期的一代大儒王肃如此解释这句话:“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王肃的解释比较符合字面的意思,在这里,道似乎是指人的境界,才大者境界自然大,才小者境界自然低,甚至不能理解大境界、高境界,所以,大境界、高境界(即道)自然不能扩大人。所以,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7、矣。"【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选文7重点翻译:①厚,薄:多,少。②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避免。【评析】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角度:与人相处--责己从严,待人以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选文8重点翻译:1、为:担任,作为。2、宰:城
8、邑的长官。3、问:请教。4、无:通“毋”,不要。5、达:达到(目的)。【评析】——“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都要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