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

ID:36255012

大小:268.8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07

上传者:U-145848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_第1页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_第2页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_第3页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_第4页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_第5页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佛学观念之三皈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正确的佛学宗教信仰 之三皈依9/30/2021 1.皈依三宝皈依谁?三宝:佛、法、僧。皈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三宝是明确的,但是才算是皈依三宝了呢?心中没有佛、法、僧,即使剃度入寺,又算什么佛教徒呢?9/30/2021 1.1佛信佛的人首先要明确一点: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佛是不存在的,大智若愚超脱世俗的佛是存在的,佛是精神信仰,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和物。在佛教中尊称释迦牟尼为佛祖,“佛”是对其智慧敬仰的尊称,即使其为“佛祖”,若其心中无佛又何以成佛呢?中国法律中,邪教的特征之一就是某人/物自称神佛并聚拢教众。9/30/2021 1.1佛信佛的人首先要明确一点: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佛是不存在的,大智若愚超脱世俗的佛是存在的,佛是精神信仰,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和物。在佛教中尊称释迦牟尼为佛祖,“佛”是对其智慧敬仰的尊称,即使其为“佛祖”,若其心中无佛又何以成佛呢?中国法律中,邪教的特征之一就是某人/物自称神佛并聚拢教众。 1.1.1三宝之佛三宝中的佛,是心佛是一种雏形,是对超脱的向往,是对生活的疑惑,是指引心灵走向光明畅达的灯塔。无事不信佛,信佛的人都是有求于佛的人,都是心有所惑的人,他们需要开解和指引。只是选择不同,有人求己问心,有人求人问人。9/30/2021 求己问心的人不停地解决又不停地提出问题,千锤百炼成就智慧之火。不求甚解的人则堕落于纠结之中不得超脱。求人问人的人很容易分成两类。1.接引。这种就是平常所说的度化。一语解惑惊醒梦中人。2.佛囚。被人的话左右,毫无知见,借着佛的名号而已。9/30/2021 1.1.2佛与本心佛存在的基础是心,所以必须明心见性,明心明的是本心,见性见的是本性。其实很多人对本心这东西感觉很玄,玄的都不知怎样形容,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佛教说这需要悟。下面的一个例子也许能够让你理解什么是本心。9/30/2021 本心一盆水映出了自己。把水倒掉,知道了想要的。把水盆拿走,知道了你需要的。水代表生活的欲望,对自身外相的执着,如相貌、衣着、车马房屋等等。水盆代表生活的需求,对生存条件的保障,如衣服、食物、住所等等。当把水倒掉,水盆扔掉,你还有什么要追求的,这就是本心。9/30/2021 1.1.3佛的故事慧静问:“师兄们,为什么要对佛像叩首?”慧尘:“我入门时师父教我的就是这样的。”慧言:“对佛尊敬佛才会庇佑我们啊。”慧心:“佛是智慧之身,心存敬仰。”慧明:“我是对自己叩首,很庆幸我没有迷失自己。”9/30/2021 1.2法法,很简单,就是法门。佛有一法,一法传万人,万人有万法,万法终归一。现在的佛教分支依然很多,门派之见尚很严重。每一个分支看似源远流长,其实归纳到最后也许仅仅是一句佛偈。法是修行之路,是智慧的增长过程,是遥远而漫长的成佛之路。9/30/2021 1.2.1谁的法修行之法本是法无定法,一法即可,万法同归。但其实很多佛教徒不知法,修的也根本就是无法之修。法的形成通常是自身领悟和先贤指引。可是很多人引经据典学富五车,谈论佛理头头是道令人折服,看起来很有修为,可是一旦问起他自己的领悟,则遮遮掩掩搪塞应付,这就是无法之修的体现。9/30/2021 1.2.2法的传承法的传承是一人交给另一人,达摩传法时有人得之皮,有人得之肉,有人得之骨,有人得之髓。由此可见,传承是很容易偏离其根本的,传承又传承,谁能保证最后还剩下什么?佛说佛教会有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正是这种道理。9/30/2021 1.2.3传法立法破法每个人的生长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灵缺陷是不同的,所产生的疑惑与未知是不同的,明心见性的感受是不同的,信仰中的心佛是不同的。佛法的繁盛时代给我们遗留了很多的前人的感悟和“法”,只是去诵读记忆墨守成规,是对圣贤之经最大的侮辱,佛家意在救己度人,让智慧的力量来使众生脱离苦海。9/30/2021 传法传承先贤之法,传承方式不一而同:看诵佛经,聆听唱诵,供养佛像等等均可。传承的特征是心有所感所触,例如聆听《大悲咒》时,顿起众生皆苦之念,怜悯之心不由生发。传承不是咬文嚼字,更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体悟先贤的情绪,体悟他对生活的感触,体悟他对佛的领悟。9/30/2021 立法立法对于不少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困难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发现自己的特质,也就是说明心见性还没有做到位。立法是对先贤最大的安慰,因为后人从他那里有所得,从而明白了他自己的路。立法的特征就是我的法与你不同,我可以说清楚我的所修所得,我的困惑与收获,我有了传法的基本条件。9/30/2021 破法有不少人立了法最后却还是原地踏步,不见进展,修的尽是无用功。这种情况也很常见,一个词形容就是:画地为牢。破法,就是破前人之法破自己之法。前人的法适用于当初的年代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自己的法可能是单一的片面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错误的,交流、学习去修正自己的路是十分必须的,应避免走入法的歧途路的死角。9/30/2021 1.2.4法的故事樵夫:“我终日劳苦只为温饱,该怎样修行?”戒真:“赠衣施药,侍奉我佛,称颂佛歌,自得正果。”戒嗔:“伐木适度,修养山林,不妄杀生,解救路人,生活苦乐,体悟天心,凡尘种种,往生极乐。”9/30/2021 1.3僧僧,有人问到底什么是僧,现在的那些假和尚根本不配为僧,都是一群欲望横生的世间俗人。僧,人曾,一切恍如昨日梦,只叹空空。这是我对僧的诠释。9/30/2021 1.3.1何为僧光头、戒疤、袈裟、佛珠、念珠、禅杖就树立起了一个生活中鲜明的僧的形象。僧,其实只是一种心里的形象,就像佛一样。佛是目的地,法是选择的路径,僧是朝着目标沿着方向不断探明前路的行者。9/30/2021 1.3.2僧的类别在佛的世界里,佛是有很多种的,他们的等级层次是不同的。在人的世界里,僧也是有很多种的,他们的等级层次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这些分类错综复杂,叫什么的都有。但很多时候却根本分辨不出来这些称号代表了什么,或许仅仅是资历或权力吧。9/30/2021 僧的层次可分为僧众、罗汉、金刚、菩萨、佛陀。僧众如蹒跚孩童,心智已生,尚不明了,修行之始。罗汉如叛逆少年,心智尚浅,一叶障目,小有所成,修行之初。金刚如潇洒青年,心智已成,自困中山,破魔悟道,在此之间,修行路中。菩萨如睿智老者,心如明镜,不惹尘埃,慈悲如是,心念如一,修行路末。佛陀如一,出入轮回,心念不动,归于极乐。9/30/2021 1.3.3僧的故事“吾学佛半生,在寺中任长老管理藏经阁,可称僧否?”“不可。”“吾精通佛理,志向深远,无数人不辞辛苦奔走万里向我讨教,如此可称僧否?”“不可。”“吾行吾路,往去处去,从来处来,称号无非过眼云烟。”“此乃僧也。”9/30/2021 1.4皈依三皈依,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一个引导人认知并去脚踏实地地去做去见证的过程,是一个皈依自我回归真我的过程,是一个摆脱现实枷锁去思考去反省生活的过程,是一个保持满足淡然心态摆脱困扰烦忧的过程,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遗留智慧福荫后世的过程。三皈依,由认而知再而行。9/30/20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