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

ID:36245996

大小:450.5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5-07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_第1页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_第2页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_第3页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_第4页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法课件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一个实证分析的案例林 卿.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3)知识点分析方法分析观点分析2知识点分析文章结构知识点3文章结构林 卿.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3)引言一、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二、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三、承包权——准所有权?4知识点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运行的地区差异——假说之一3.6.承包权——准所有权?(假说之二)5方法分析实证方法分析要素逻辑关系6分析要素定义假设假说预测7定义土地

2、承包政策地区划分产权与地租等8假设一、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9假说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运行的地区差异——假说之一3.6.承包权——准所有权?(假说之二)10预测——建立在假说之一基础上的预测2.5.1.预测之一——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可能产生过高交易费用2.5.2.预测之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可能危及农村稳定2.5.3.预测之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不能满足“均田”需求2.5.4.预测之四——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并非最小的农地制度变迁路径2.5.5.预测之五——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会产生制度变迁11建立在假说

3、之二基础上的预测3.7.预测——均分的承包权的所有权性质不断强化与完善,最终演化为终极所有权12逻辑关系引言——延长30年不变、整顿两田制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3.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2.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13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1.1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依据——土地是中国农民的生活来源和社会保障1.3.政策目标——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权益1.2.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克服——“两田制”141.2.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克服—

4、—“两田制”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克服——“两田制”1.2.1.“两田制”的依据——降低交易费用1.2.2.整顿“两田制”的依据之一——“两田制”侵犯农民权利整顿“两田制”的依据1.2.3..整顿“两田制”的依据之二——“两田制”影响农村社会和制度稳定152.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2.1.政策目标与政策对象行为模式的背离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运行的地区差异——一个假说2.3.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不自觉地反对2.4.结论2.5.预测162.3.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不自觉地反对2.3.1.依据之一

5、——人均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地承包期的重要因素2.3.2.依据之二——贫困地区不断调整土地具有合理性2.3.3.依据之三——贫困地区需要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172.3.3.依据之三——贫困地区需要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2.3.3.1.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一——整体福利不能增加2.3.3.2.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二——过程公平2.3.3.3..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三——资源约束2.3.3.4.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四——满足温饱182.4.结论2.4.1.结论之一——不同资源禀赋与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密切相关2.4.2.

6、结论之二——地区差异与制度绩效密切相关192.5.预测2.5.1.预测之一——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可能产生过高交易费用2.5.2.预测之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可能危及农村稳定2.5.3.预测之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不能满足“均田”需求2.5.4.预测之四——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并非最小的农地制度变迁路径2.5.5.预测之五——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会产生制度变迁203.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3.1.均分的承包权3.2.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变3.3.承包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所有权3.4.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行使3.5.较

7、长的承包期——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3.6.由此可结论为: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3.7.预测——均分的承包权的所有权性质不断强化与完善,最终演化为终极所有权213.2.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变3.2.1.承包经营权结构的丰富3.2.2.承包经营权——个人所有权223.3.承包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所有权3.3.1.政策依据3.3.2.理论依据——地租233.3.2.理论依据——地租3.3.2.1.有偿转让价格——地租+投资补偿3.3.2.2.有偿转让——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3.3.2.3.有偿转让=出租3.3.2.4.低偿承包=分割集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