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行为学中

在组织行为学中

ID:36228240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7

在组织行为学中_第1页
在组织行为学中_第2页
在组织行为学中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组织行为学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题(1.0)分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B、社会惰化效应第2题(1.0)分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霍桑试验第3题(1.0)分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B、调查法第4题(1.0)分行为测量的有效性,既反映某种行为特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被称为测量的()。C、效度第5题(1.0)分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第6题(1.0)分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

2、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A、分工、竞争和反应性第7题(1.0)分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为的性格属于()C、意志型第8题(1.0)分提出认知的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菲斯廷格第9题(1.0)分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本我第10题(1.0)分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D、人才第11题(1.0)分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第12题(1.

3、0)分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C、ERG理论第13题(1.0)分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第14题(1.0)分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C、无序群体第15题(1.0)分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全过程的方法称为()。D、案例研究法第16题(2.0)分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管理的

4、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D、多学科性第17题(2.0)分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个体B、群体C、组织E、环境第18题(2.0)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E、观察法第19题(2.0)分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第20题(2.0)分人的行为特征有:(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第21题(2.0)分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E、抑郁质第22题(2.0)分气质差异主要

5、应用于:()A、人机关系B、人际关系C、思想教育第23题(2.0)分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A、理智型C、情绪型D、意志型E、中间型第24题(4.0)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同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常受到各自的职务、心理特征的制约,并伴随一定的心理体验和反应。这种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第25题(4.0)分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第26题(4.0)分公平

6、理论公平理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公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和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作比较,如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这种比较过程还包括同本人的历史的贡献报酬比率作比较。第27题(4.0)分高绩效团队高绩效团队是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需的技术和能力,而且相互之间有能够良好合作的个性品质,从而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第28题(4.0)分激励因素赫兹伯格根据调查资料,把这类因素概括为六

7、点: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上得到认可和奖赏;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有发展前途;在工作上有得到发展成长的机会。他认为,如果这些因素不具有,虽然也会引起职工的不满,但影响不是很大,不会构成很大的不满意。赫兹伯格把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第29题(6.0)分联系个体行为规律谈谈如何针对个体差异对个体行为进行管理。人的行为受思想和心理支配,思想和心理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人的行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只有了解了人们的切身需要,才能预测人们的动机行为。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其

8、需要也是不同的。管理者要把说服教育和解决人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了解需要,分清正当的需要和不正当的需要;同时,还要看到人们的需要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说服或解决方案不可能一劳永逸。人们通过行为达到目标,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受到鼓舞,产生兴趣,激发情绪,增强信心,以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