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教学设计

《渔夫》教学设计

ID:3621012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7

《渔夫》教学设计_第1页
《渔夫》教学设计_第2页
《渔夫》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渔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父》教学设计授课人:沁源一中王艳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学生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师生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较浅易的文言文,所以目标①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目标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所以以师生探究,生生对话的形式开展。设计中以“游”字作为突破口切入,以“游—矛盾—抉择—死”为线索展开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屈原的为大人格。教学过程(一)导入臧克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显然屈原属于后者,屈原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爱国精神、他的高尚节操、他的伟大人格仍然影响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观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教师正音。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ò)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ó)2、

3、齐读全文,读准字音。(三)结合注释,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要求:以四人为小组,合作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及特殊句式,然后展示。【明确】古今词: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词类活用: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特殊句式: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屈原既放(被动句)游于江潭(状语后置)是以见放(被动句)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自令放为(被动句)(四)文本探讨学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问题设计(以下问题和答案都是预设的,课堂上可能会生成新的问题和答案,临时调

4、整)1、从文中看,屈原被放逐后,做了什么?生:游于江潭2、如何理解“游”在这句话中的意思?生:游荡游走徘徊3、哪个更符合此时屈原的心境?为什么?生:徘徊。因为“徘徊”有犹豫不决的意思,从后面的肖像描写和被流放可知他心情不好,而且充满了矛盾,当人有心事时就会来回的走。4、是吗?那屈原内心的矛盾到底是什么?生:面对这样浑浊的社会现状,是生还是死。5、最终屈原选择了什么?、、】生:死!6、文章是怎样表现屈原的矛盾心情的?生:文章是通过与渔父对话的来表现屈原的矛盾心情的。7:从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屈原的人生态度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人格?生: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

5、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表现了屈原坚持理想、不妥协、不退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8、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的人生态度又是怎样的?生: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可见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遁世的隐者形象。9、我们应如何看待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生1:我认为渔父是为了突出屈原而虚构的一个形象,起对比、

6、衬托的作用,突出屈原人格的伟大生2:我认为渔父是屈原在江边遇到的一个世外高人,文中说他“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可见他不温不火、心平气和、超然物外,他的处事态度与屈原形成对比。生3:我认为渔父是屈原矛盾思想的另一面。因为文章开始就写到屈原被放逐后在江边徘徊,说明他内心充满矛盾,到底是生还是死,他开始犹豫不定,但两种思想斗争的结果是选择死,以死明志。所以我认为渔父是他想随波逐流思想的具体化形象。(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以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屈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孟子的话,不惜以死表明自己的爱国理想,表

7、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但是司马迁面对屈辱选择了活,你如何看待他们两人的不同选择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六)作业布置背诵全文。附:【板书设计】渔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