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春日》

2.《古诗两首—春日》

ID:36172115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2.《古诗两首—春日》_第1页
2.《古诗两首—春日》_第2页
2.《古诗两首—春日》_第3页
资源描述:

《2.《古诗两首—春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河岸小学语文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洁课题:2《古诗两首———春日》课时数:2教材解读:《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教学目标A级: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B级: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C级: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2、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问题

2、生成单预习设计引导学生真正独立学习,细读文本,直指重点,提出自己认为1—2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思考、疑惑进入课堂。教学板块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教学调整第一版块:【问题质疑】一、整体诵读,触摸意象1、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2、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

3、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第二版块:【问题探究】二、主动学习,合作交流默读古诗,结合老师提供的注释,来体会诗人的心情。可自己二、分步解读,感受意境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老师这里给你提供的注释,来体会诗人的心情。可把你的所得与同桌或前后座的同学交流。 的所得与同桌或前后座的同学交流。(1)胜日——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2)寻芳——春游,踏春,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3)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4)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识得

4、: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5)东风面——春风的面容。1.谁先来说说你从哪个词感觉到诗人的什么心情?2.诗人站在泗水河边,会看到哪些景物是焕然一新的?你们能想得出吗?能美美地说说吗?3.还有想说的吗?其余两句中还有什么词也能让你感受到诗人兴奋的心情?第三版块:【解疑分享】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1、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2、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三、欣赏春色,诵读深化1.春天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2.明诗

5、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 3.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第四版块:【思维拓展】四、拓展思维四、教师小结,拓展延伸出示朱熹曾写过一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生积累。 第五版块:【课末监测】五、作业自测1.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

6、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2.默写《春日》板书设计春日                              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