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69327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詹天佑》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詹天佑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和难点: 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2.给课文分段并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教学过
2、程: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詹天佑》。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第4页共4页 (投影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
3、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三、学习第
4、2、3自然段 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投影出示问题) 3.请个别学生回答: (1)当时的情况怎样? (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 (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 (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
5、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 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 (“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 (3)全国的反映如何?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 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 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 有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这个问题连起来回答一遍,注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 (请2到3人回答) 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第4页共4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
6、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3、4段。 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一、调节课堂气氛。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紧张吗?我想大家一定不紧张。 但是老师却很紧张,谁能帮想个办法,能使我不紧张? (请个别学生回答) 谢谢同学
7、们帮我想的办法,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吗?二、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三、学习第3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 请一位同学来讲讲 (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4节读一遍,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投影出示问题:詹天佑为什么
8、要勘测线路?詹天佑是怎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