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ID:36167571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_第1页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_第2页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_第3页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_第4页
资源描述: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父子之间的几件事。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读课题,知人物。1.读课题,自主质疑。2.读一读“作家卡片”,了解高尔基。3.小组介绍“高尔基”,其他成员补充。活动二:读课文,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①轻声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注意“妻”的字形笔画。)②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在文中用“∥”做上

2、标记。2.组内轮转朗读课文,交流思考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图揭题(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板书:高尔基)简介高尔基他就是今天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事。二、初读课文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一。师补充:1、妻子(“妻”是上下结构,“女”代表性别)2、表示颜色丰富的成语:姹紫嫣红()()()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学生再读课文,完成活动二。3.全班展示交流,补充完善。【检测反馈

3、】1.填空。①高尔基创作了散文诗《海燕之歌》,他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其实,他本人就是一只。他的作品有、、等。②与“姹紫嫣红”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有:、、2.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四、检测与反馈当场测验补充习题中相关题目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2、搜集高尔基名言,并摘抄背诵。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品读课文,体会亲情。1.自由朗读课

4、文2—5自然段,体会父子亲情。①想一想:父亲对儿子,儿子对父亲分别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分别画出有关词句。父对子:子对父:②想想说说。高尔基的儿子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2.组内合作朗读2—5自然段。交流以上思考题,其他小组成员补充。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活动二:研读书信,感悟父爱。1.默读课文7—9自然段,画出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思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名言导入1、今天老师首先送大家一条名言,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读了这两则名言,你知道了些什么?二、直奔中心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5、,文中高尔基也给我们揭示了给予与索取的关系,请同学自渎课文,找出这一句话,画出来。2、指名读,板书“给”和“拿”。3、说说给和拿是什么意思。4、文中谁给了谁什么?三、感受给予是快乐的1、给予是一种快乐,儿子是如何给予的?那对于得到者来说,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一。2、有感情朗读第二至五自然段并背诵。过渡:儿子的鲜花不仅仅留给了父亲,还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得到的幸福。齐读汪国真的名言: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思绪万千,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四、领悟高

6、尔基的信1、  出示高尔基的信,指名朗读。①文中两次提到的“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②“给”“拿”分别是什么意思?高尔基信中最后一句话想要告诉儿子什么呢?2.小组交流。3.展示交流,质疑完善。(展示从朗读开始)【检测反馈】请你代替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提示:根据父亲的来信内容,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以及自己的愿望等,注意书信格式。)亲爱的爸爸:想念您的儿子:××××年×月×日2、同学们,文中有两处提到了“美好的东西”,分别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活动二。3、是的,对他人的关

7、心帮助,对他人的安慰鼓励,甚至是一个小小的问候,一个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当你把这些东西给予他人时,自己就会觉得非常愉快。4、齐读信的内容。补全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五、凝练主题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明白了许多,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活动三。总结:给予别人是一种快乐,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多多的给予别人,做一个多给少拿的人。 六、课后延伸1、背诵课文。2、小练笔  : 代高尔基的儿子写回信。附板书: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