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59178
大小:29.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683山行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行》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
2、 1、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写诗的情感。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古诗的情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资料卡片。 1、师:昨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去搜集了关于诗人杜牧的资料,并且动手做了一张资料卡片,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大家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资料卡片后,师小结:现在除了教
3、科书,还有其他许多途径能帮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课外鼓励学生大量搜集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对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古诗和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在做资料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创造性地选择,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揭示课题。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写的一首很有名的写景古诗《山行》。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谁想来读一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个别朗读。 正音:斜(xiá) 师讲解关于古音的知识:我们知道,古诗
4、讲究韵律,诗句中末尾一个字韵脚相同,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所以这里可按古音念xiá。 4、学生齐读这句诗,再齐读整首诗。 三、理解诗意 1、师: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同学们能借助课文的注释及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现在我们就用掌握的这种本领学习这首诗,看看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老师同学是不是能帮助你解决?可以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学懂诗句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
5、育理念,在相互合作中生生取长补短,在合作中享受快乐,获得提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A、理解“坐”的意思。(因为) B、引导学生质疑,“白云生处”的“生”和“深”进行比较。 课件播放白云升腾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齐读这句诗。 C、“停车坐爱枫林晚” 师问:对这个晚字你有什么不同的理解?说说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爱晚亭图片,边讲解:老师也搜集到了关于“晚”字的另一种解释。话说湖南长沙又个名胜叫岳麓山,山上有个亭子,有一年秋天,毛泽东主席到那里游玩,只见山前山后,山上山下,枫林就像
6、火烧一样让人陶醉。毛主席看到这种景象,想起杜牧的这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给这座亭子取名为“爱晚亭”。从这个意义上讲,“晚”字可以理解为深秋的意思。不过在古诗词鉴赏中,关于这个晚字的解释,至今学者专家还存在着分歧,还有人认为是时间长的意思呢!同学们在课外可以继续调查研究,做一个小小的研究者。 齐读这两句诗。 4、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诗的理解感悟,不同读者,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存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
7、不求统一,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探究者) 四、想象意境 1、师: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它让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想象描述。 3、师: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意境优美是古诗的特点,想象是古诗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也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五、体会情感 1、师:我们常说,
8、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和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么有生气,那么明丽;悲伤忧愁不得志的时候,笔下就显得萧瑟灰暗。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的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些资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