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56460
大小:2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2.板
2、书课题。3.人物简介。季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1930年就读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济南任中学教员。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从事印度语言及佛典研究工作。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下属的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印度语言、文学及历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4.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语句。5.检查自读情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3、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1.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彭、嗯的读音容易发错,尤其是“彭”容易读成pén。除了3个会认字以外,同学们还要注意:“绿林好汉”中的“绿”读lù;“水浒传”中“浒”读hǔ。2.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绿林好汉:原指西汉末年聚集起义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文中指《水浒传》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的各位英雄。一百单八将:单,一个。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
4、注释。三、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这篇课文是一篇访谈录,写了苗苗同学同季老交流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的问题,强调21世纪的青年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明确: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四、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
5、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文章中谈到哪些闲书?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明确:“闲书”指不是课本的书。文中提到的闲书有苗苗看的《水浒传》,季老小时候读的《三国演义》《彭公案》,还有《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自己对阅读的感受吗?(3)教师小结:看来,“闲
6、书”不闲,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就先爱上阅读吧!五、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明确: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相关,“小苗”指小学生苗苗,“大树”指著名学者季羡林。实际上课题还有特殊的寓意,“小苗”暗指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大树”暗指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六、课外拓展:(任选一项)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
7、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不过,全文内容较浅显,没有过多深奥的词句。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放手让学生讨论苗苗和季老交流的几个问题,然后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抓住看闲书以及还要看哪些书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研读和交流,学生说得很好,学得也很深刻。我想这与课前的准备是分不开的,因为课前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步》上的阅读理解题,这样学生在家思考时间就比较充裕,思考得也会比较深,课堂上交流也自然而然地流畅、深入。从这里,我受到启发,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家作为预习的要求,要学生回答并写下来,而不仅仅停留在
8、疏通字词等基础上。这样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