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4670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让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3)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现代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过程: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2、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⑵时间:1918年开始。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新经济政策的实行: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⑵时间:1921年开始
3、。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⑷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⒊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
4、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2、工业国的建成: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⒊农业集体化方针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形成。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
5、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相关优化练习五、教学后记: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理解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