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孔子孟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
2、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孔子弟子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孔子的思想:(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2)孔子
3、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3)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4)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
4、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教以“文、行、忠、信”四目,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2)“仁政”思想
5、: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论
6、语》、《孟子》介绍《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论语》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日本对《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
7、语》。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
8、影响。《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不耻下问《公冶长》举一反三《述而》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各得其所《子罕》分崩离析《季氏》道听途说《阳货》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文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