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

在“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

ID:3612256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在“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_第1页
在“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_第2页
在“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失败”的实验中挖掘教学资源胡仙福浙江省缙云县东方中学(321405)【摘要】实验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极富挑战,特别对于失败实验的态度更是一块试金石,本文对一些常见的实验失败原因进行剖析,供教学参考。【关键词】失败的实验、教学资源。对于实验教学,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不能想当然。课前要反复演练,实验结果力求与课本内容相符合。由于实验影响因素较多,教师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与预设的结果不同,与课本所描述相去甚远。在教学中被视之为失败的实验,如何面对这些失败正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试金石:对实验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并利用失败的实验进行探究,成为创新的起点。是珍贵的教学资源。若掩盖实验真相

2、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照搬课本结论,学生对教师的科学素养就会产生怀疑,对课堂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产生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有:实验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药品的用量、纯度及反应条件控制不严;教材设计的实验过于理想化,科学性有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出现偏差、失败,我们应该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案例1:浙版科学九年级上17页,“实验活动”第二题: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毫升碳酸钠和氯化铁,然后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什么变化发生?实验时把氢氧化钙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几乎没什么沉淀产生,根据反应原理,应该有明显的白色沉淀,为什么实验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呢?许多教师对这个实验的处理:就是加大石灰水的量,更深

3、的层面就不去思考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就如此流走。如果改为: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果将非常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两种物质,滴加的循序不同,现象就明显不一样。教师如果能这样提出来成为生成式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原来,在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2克,Ca(OH)2的溶解度是0.185克。当石灰水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由于溶解度小,参与反应的Ca(OH)2分子自然不多,生成的碳酸钙就少,反应的现象就不明显。当碳酸钠滴加入石灰水时,由于溶解度大,进入石灰水溶液中的碳酸钠分子多,生成的碳酸钙量就多,反应现象就明显。其实,本例课本的设计有问

4、题,不是教师的责任,但教师要利用课本的不足,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更多的例子,是教师的问题,由于实验技能差,出现实验失败:案例2: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的重点实验。氢气由盐酸与锌粒的置换反应产生。前半节课时间,实验操作的还算顺,但这位教师,当有红色铜出现时并不立即结束实验,忙于板书,继续加热。此时,三角烧瓶,嘣的一声,爆炸!一桌碎玻璃,幸好没伤及人身。这是一次实验事故!惊魂一刻过后,教师不是扫一扫玻璃,道声对不起,而是拨乱反正。分析事故的原因: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这时教师随即提出引爆的原因供各位同学探究:(1)瓶内的氢气压力过大(2)瓶内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和物点燃,启爆;(

5、3)实验时,通入的氢气没有进行验纯(4)瓶内的盐酸太稀,产生的氢气太少,空气进入瓶内,过度加热引爆。失败的实验为学生造就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情境,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瓶内的空气没有排干净,氢气检纯太马虎,盐酸浓度太稀,产生的氢气量太少,没有把空气排干净。加热的时间过长而引爆。顺便复习氢气的使用为什么要检纯,检纯的方法。可燃气体的爆炸比。同时,强调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培养细心、严谨的科学素养。教师捕捉这种非预期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时可以产生意外的效果。“失败”不再是失败,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采的“手

6、”。案例3:九年级上册14页的一次实验活动: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震荡,直至红色褪去。实验时,滴入的酚酞试液,迅速变红,当刚想滴入盐酸和硫酸时,试管内的红色,渐渐褪去。原来的实验预想,是滴入酸以后颜色才褪去!以往都是非常成功的简单实验,怎么会如此!当时,怀疑试剂的杂质,或者酚酞过期。再实验,证明都不是。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酚酞本身是酸性,室温时的指示范围(PH)8.2-10;仔细看题目是氢氧化钠的稀溶液,原因出在NaOH的浓度太浓,超出显色的范围。进一步实验证明只有当NaOH溶液浓度小于0.

7、1mol/L,即溶液pH小于13时,生成的红色酚酞才是稳定的。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宜加入过多的酚酞试液,以防止酚酞析出出现白色浑浊。要说明的是:紫色的石蕊试液的范围:(PH)5.0-8.0由此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培养科学素养,包括自身的素养是何等重要。案例4: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向学生展示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碳夺取氧化铜中的氧,使其发生还原反应。按照教科书上做有二氧化碳产生,有砖红色的少量的粉末。没有红热现象,没有光亮的铜产生;一般教师实验就认为成功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