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1124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交线、对顶角教学案例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重点是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这些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要用到,要求学生掌握.对顶角的概念是结合图形描述的,这样描述,便于学生在图形中辨认.教学中不必让学生背这些词句,而是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教给学生在图形中如何辨认它们.辨认对顶角的要领是:首先要有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的前提条件,再找其中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或不相邻)的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2)本节课的难点是对顶角性质的证明和书写格式.要证明两角相等,这对于刚学习推理证明的学生来
2、说并非易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至今为止已经学过的关于两个角相等的定理,使学生自己联想到“同角的补角相等”这个定理,从而受到启发获得证明的思路.可先结合图形用文字语言叙述推理过程,然后再“翻译”成符号语言的几何推理格式.要特别注意使学生明确每一步推理的根据. 3.教法建议 (1)因为本节是由相交线的模型—用钉子固定的两根木条来引入的.所以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具,先让学生观察模型,对相交线建立感性认识,然后在从模型抽象出两条相交直线.或用我们提供的课件来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2)教师讲完了对顶角的定义后,可以用以下方
3、法让学生感受对顶角的特征,探索其性质.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剪刀,在讲台上演示.老师不停地变换剪刀的边所成的角,让学生思考,在剪刀的边所在的角中,哪些角是对顶角,哪些角是邻补角?让学生在变化中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意义. (3)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先拿出相交线的模型,转动木条,观察角的变化,然后抽象出两条相交直线,再让学生观察四个角的特征,这四个角根据位置关系可以分几类,这两类角各有有什么特征?这些问题都要由老师设问、启发,学生经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来,让学生自己亲历一次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
4、性质的理解.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通过对顶角件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复杂图形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渗透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方法和方程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通过相交线,使学生进
5、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简单美、对称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教具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尝试研讨.4 2.学生学法: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学会概括.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二)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三)疑点 对顶角、邻补角的图形识别. (四)解决办法 强调图形的基本特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分解复杂图形、找出基本图形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三角尺、自制复合胶片、木条制成的相交直线的模型.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6、.通过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讨论、总结对顶角、邻补角两个概念. 3.通过学生研讨、练习巩固完成性质的讲解. 4.通过学生总结完成课堂小结. 5.通过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7、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4 能在图形中正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理解其概念,掌握其性质,并运用其进行推理计算. (二)整体感知 通过对较复杂图形的认识和学习,逐步加深几何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投影打出本章的章前图(投影片1),然后引导学生
7、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们就是我们本章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 【教法说明】以立交桥为实例引出本章内容,目的是①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交线、平行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②通过画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③通过画面,启发学生广泛地联想,让学生知道,相交线、平行线的概念是
8、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④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