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06008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课程改革的“转型”时代。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成为了一个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然而新教学模式需要发展学生许多新能力,传统的评价标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或
2、者说,新的能力是不能用过去的评价方法度量的。所以,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评价,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研究全新的教学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学合作中的参与表现、情感体验和探索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的状况。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为了关注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这就是课堂评价“以学为主”的表现,从而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必须建立
3、全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一、教学评价一定是要“以学为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如: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是否合适;选择的教学媒体是否适合所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讲解的时间有多长等。这种评价体系中,对学习者的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评价结果是作为评价教师的实例
4、和佐证。简言之,这种对学习者的评价,是为评价教师服务的。而这种评价,是与我们当前推行的教育改革格格不入的。新课改推行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他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二、课堂教学评价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
5、保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彻底打破了人们关于“教与学”的传统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已经不再是什么理想化的东西,而是我们教学生活的“常态”。为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新课程提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引导教师保护学生创造的天性、丰富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必须有利于教师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学术造诣,高超的教育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必须调动教师善于营造宽
6、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启迪诱导学生。借助评价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把师生共同确立的教学理想变成现实,不断培养和发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创新能力。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就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放在学生发展上,充分认识到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谈不上成功的教学;没有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必须借助评价,改变课堂教学满足于学好教材内容的思想,改变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接受知识的被动者的思想。评价要充分反映是否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否重视学生的潜力、鼓励创新,是否把学习当作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7、的过程,进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三、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师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是教育行政部门长期用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所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情感投入、教学环节等。今天看来,这种只从教师一个角度评价教学的做法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单如此,评与被评的位置关系也一直摆放不正,评价成为一种权威,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同行、学校教科研专家和教育行政领导,评价者迟迟不肯下放“话语权”。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