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ID:36098512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_第1页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_第2页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_第3页
资源描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设计大祥小学谢霜丽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学习重点】  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和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学习难点】  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教学准备】  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 【课时布置】  1课时。【教学过程】一、《

2、天路》引读  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    (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  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二、初读

3、感受  1、指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狰狞”读准后鼻韵。  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同学自由交流。)  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解释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高傲

4、的头。  4、屏幕出示句子: 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⑴ 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   (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⑵ 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① 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② 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继续顽强的工作。   ③ 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   ⑶ 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⑷ 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勇敢坚强、充溢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

5、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   ⑸ 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  5、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⑴ 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   ⑵ 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   ⑶ 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身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三、读后采访  1、合作要求:   ⑴ 自身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勇气与智慧。 

6、  ⑵ 根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身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互相采访。   ⑶ 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件,做三次报道。  2、采访提纲:   ⑴ 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⑵ 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   ⑶ 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四、现场报道  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⑴ 请某个同学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⑵ 理解“下马威”。    ① 什么是下马威?    ② 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    ③ 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    ④ 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

7、路大军吗?为什么?   ⑶ 是的,因为这群勇敢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齐读第7自然段。)  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⑴ 请某个同学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⑵ 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   ⑶ 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同学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   ⑷ 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   ⑸ 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