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

ID:36089705

大小:15.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_第1页
《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_第2页
《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亚夫军细柳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文字词句的掌握情况。2.通过品味作品的写作特色,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塑造周亚夫真将军风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品读中,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感受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上一节课,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细柳营》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在巩固字词句的基础上,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阅读和分析。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为我们等会的比赛做好准备!二、小组比赛。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竞赛方式,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情况。第一环节:黄金搭档,翻译课

2、文。第二环节:快速抢答,掌握字词。老师将我们班分成了四个比赛小组,我们的第一个比赛项目是:黄金搭档,翻译课文。比赛要求是:小组推荐两位代表,一位读文段,一位进行口头翻译。读错一个字扣5分,句子翻译出错,一处扣10分。文段的划分是:第一组:第一自然段;第二组,第二段开头至上至,又不得入;第三组,第二段后面的内容;第四组,第三自然段。我们的第二个比赛项目是:快速抢答,掌握字词。比赛要求:对大屏幕出现的字词进行抢答,答对,小组加10分,答错,不扣分。分数归纳,表扬优秀小组认真地做好文言文的复习工作,鼓励暂时落后的小组加油,在后面的课堂中有更好的表现。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巩固,我们加深了对课文

3、的了解,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这篇课文呢?学生回答。全班齐读,读出军人的气势,铿锵有力。三、品。以汉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感受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1.汉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2.圈划出文中表现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的语句,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觉?读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史记》的诞生,将近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不但不见衰老,而且始终散发着她永恒的魅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细柳营》这篇课文来触摸《史记》的魅力所在。1.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比较多,都有谁?【汉文帝、霸上棘门军

4、、细柳营、周亚夫、群臣】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周亚夫】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地点,那就是——细柳营。当时周亚夫在做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中讲述了周亚夫的什么故事?【军细柳】汉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呢?【真将军】*展示屏幕,品读课文*1.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表现在文章的哪些语句中,请用横线在文中圈划出来。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去表现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3.你觉得周亚夫有着怎样的个性特点呢?学生充分讨论后,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之间相互补充。【周亚夫的正面描写,通过周亚夫的言行,表现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范。注意:拜和揖的不同。古代,臣子见到君王,应该行跪拜之礼,

5、但是周亚夫只是双手抱拳行礼,礼数不周。而且臣子见君王是不能携带兵器的,比如林冲正是因为带刀进入白虎堂,而被发配充军。】【细柳军士们的精神面貌的描写,是对周亚夫做侧面描写。当学生举例细柳营的军士们时,要让他们表演军士们的动作,体会当时的军人气势。这一描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的真将军风范。】【霸上、棘门军的描写,与细柳营的将士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了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文帝的赞赏,是对周亚夫做侧面描写。文帝对周亚夫赞不绝口,作者司马迁认为周亚夫是真将军吗?司马迁是在借文帝的口,表达自己对周亚夫的赞美。你觉得周亚夫是真将军吗?为什么?看来,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解了课文

6、,更是感受到作品人物的人格魅力,老师更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展示屏幕,小结课文*    全班同学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大声朗读,再次感受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展示屏幕,知识延展*“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展示屏幕,一文一诗*     请全班同学齐读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这里的飞将军指谁?李广。《史记·李广列传》有对他的详细介绍和评价。周亚夫、李广等将军,以他们对国家的赤诚忠心、以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诵。四、布置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体会周亚夫

7、的“真将军”风范。2.学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五、板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