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55304
大小:9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133敬畏自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师生共用讲学稿课题:10、敬畏自然课型:新授课主备:郭续虎审核:授课人: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习重点: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学习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自学(温馨提示: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能努
2、力做到书写得准确、工整、美观。)(一)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狼藉()咫()尺呐()喊深邃()相形见绌()美味佳肴()沾沾()自喜 混淆()蓬蒿()(二)根据意义写词语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美味的饭菜。()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________的_________关系,作者否定了“_____
3、______”的口号,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③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④第5页共5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2、结构解读引论征服自然不自量力(第到第自然段)敬比喻畏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第到第自然段)拟人自本论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到第自然段)对比然宇宙生命(第到第自然段)反问结论敬畏自然和平共处(第到第自然段)三、合作探究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并与同学交流看法。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
4、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2、仿照上面的例子,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第5页共5页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1、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并总结一下反问句的作用。2、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内容还有疑问吗?请写下来,和同学交流解决。二、拓展延伸:请说说人
5、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第5页共5页三、课堂练习:(一)阅读课文1-3自然段,回答问题。1、课文开头,作者首先举出了人们常有的想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2、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哪种观点?_____________。3、第二自然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句中“这种狂妄的表现”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窃笑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4、试把第二段结尾句“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改为陈述句,体会效果有什么不同?______。
6、5、第一段画线句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形象地写出了自然与人类的智慧关系是大海与小水滴的关系,你能否想一个新的比方,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画线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的含义?。(二)阅读
7、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3、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第5页共5页教(学)后记:第5页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