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44746
大小:17.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甘罗》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罗》导学案【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赏析甘罗这一形象。3、感悟人生智慧。【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事”“质”“相”“强”“孰与”“去”“难”“赍”的含义及虚词“其”“与”的用法。2.赏析甘罗这一形象,学习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预习案一、整体把握文本,初步感知课文。1、熟读文本,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用特殊标记,圈划自己的学习重点及难点。3、划出文中能表现甘罗性格、展示其智慧的句子,加以点评二、基础自主梳理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秦使张唐往相()燕()秦昭()王未有以强()也女()焉能行之大项橐
2、()何遽()叱乎破城堕()邑武安君难()之五乘()赍()臣五城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女(rǔ)焉能行之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见《非常学案》页)。4、翻译句子。①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②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③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④卿之功孰与武安君?臣不知卿所死处矣⑤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⑥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探究案探究一、故事中秦国遇到了什么样的连文信侯吕不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探究二、甘罗是怎样把握现实矛盾并妥善解决问题的?探究三、故事的结局如何?探究四、概
3、括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甘罗形象?谈谈你从中感悟到的人生智慧。训练案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4、相如持其璧睨柱5、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6、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7、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8、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9、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0、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2、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1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其皆出于此乎?1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16、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19、 其如此,孰能御之?20、其可怪也与?二、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 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2、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3、失其所与,不知。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6、蹇叔之子与师。7、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9、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10、假令
5、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