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24668
大小:1.2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02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七第22课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战守策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
2、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文意感知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同“现”,译为“表现,呈现”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同“钝”,译为“不锋利”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同“逸”,译为“安逸”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
3、讹言,不战而走同“猝”,译为“忽然”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同“凌”,译为“侵犯,欺侮”二、古今异义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古义:是投入、献身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2.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古义:“用来……”,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结果3.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古义:是指按照军法部署办事今义:指军队的法律处置三、一词多义1.至2.至于3.渐4.之5.以6.于7.其8.而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一天天地②四方之民,
4、兽奔鸟窜像兽一样像鸟一样③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每年,年年(2)名词作动词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刮风下雨2.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轻霜露而狎风雨轻视(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使……安定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也”表判断)(2)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此……矣”表判断)(3)战者必然之势也。(助词“者”用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词“也”用在谓语后表判断)(4)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用“也”加强判断语气)2.状语后置句(1)
5、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介宾短语“以进退坐作之方”作“教”的状语,后置)(2)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介宾短语“于钟鼓旌旗之间”“于斩刈杀伐之际”分别作“习”“安”的状语,后置)(3)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在官者”、“司盗者”分别作“庶人”、“役民”的定语,后置;“以行阵之节”、“以击刺之术”分别作“教”、“授”的状语,后置)3.宾语前置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
6、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
7、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写法鉴赏1.本文逻辑顺序相当清晰,自始至终沿着“安逸是害,战守则强”这样一条主线推理论证,层层呼应,用语精辟。例如论证宋廷“赂敌”政策的必不可行,只用了三句话:“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既浅显,又正确,充分显示出苏轼敏锐的思辨能力和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