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火》教学设计

《死火》教学设计

ID:36022962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死火》教学设计_第1页
《死火》教学设计_第2页
《死火》教学设计_第3页
《死火》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死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死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的观点,了解写作背景。2.感受以本文语言的特点。3.明白文章深层含义教学重难点:1.文章概括观点的能力与语言品读能力的提高。2.文章语言艺术与深层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

2、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二、课文导入。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四、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五、分析理解课文。一、孤独的做梦人文章一开

3、始,便是“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其实,细读《野草》,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以“我梦见自己......”开头,比如“我梦见自己正在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墓碣文》),“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死后》),“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失掉的好地狱》)等,这些梦境往往是笼罩着一层阴森诡异的色彩,也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这阴森诡异一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的潜意识。《死火》中鲁迅先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从绝望中挣扎出来,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对

4、立的、自我心灵升华的别一个世界”!,便有了这奇幻的梦境。文章接下来为我们呈现一个梦境的全景——“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填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然后“我”又忽然掉入冰谷中。这里一切凝固,一切冻结,天地间唯有青白这种死亡的颜色,一片死寂。“天地如此静穆”,“我”该算是这个全景中唯一的活动的事物,唯有“我”一个。但“我”也坠入冰谷之中了。这里,“冰山”“冰谷”象征着旧世界,“我”独自在冰山中挣扎,又不得不身陷于“冰谷”(旧世界),梦境一方面强调“冰山”“冰谷”的极致强大极致冰冷

5、,另一方面又凸显“我”作为动态事物的存在,而且是唯一存在。结合《死火》或者将范围扩大至《野草》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梦境和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是一一对应的。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有一段关于《野草》创作背景的陈述:“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当年五四运动爆

6、发,如平地起惊雷,新思想迅猛传播,试图唤醒这篇麻木死寂的古老大地,而如今“五四”退潮,轰轰烈烈的运动终究无法从根本上撼动顽固的旧世界,四处依然弥漫着死亡的惨白和腐朽,而当初和鲁迅先生站在同一阵线的伙伴,很多也被现实消磨了棱角,选择向看似坚不可摧的旧世界妥协,鲁迅又一次体验到被背叛的痛苦滋味,又只剩他独自坚守,与强大的旧世界抗争。于是这种悲哀的现实,这份悲凉的感受,都融进这有意为之的梦境中,构成“我”一个人活动在死亡冰谷的情景。一个时代的先驱者相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总是超前的,志同道合之人难觅,这决定了他们无法摆脱孤独寂寞的命运。因而在

7、《死火》中,鲁迅创设梦境,并借助梦境的形式,踏上通往灵魂深处的路途,自己与自己对话。梦境中,“我”坠入冰谷碰见“死火”,与“死火”展开了一段关于困境中抉择的哲学对话,事实上,“死火”这一意象也是鲁迅个人心绪的写照,它并“我”都出冰谷外,说明这二者其实是一体的,明知孤身奋战力量单薄,仍横眉冷对绝不妥协,明知自己生命犹如彗星般短暂,仍在“冻灭”与“烧完”中选择烧完灭尽来换取这死气沉沉的冰谷的动摇。《死火》一文,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做梦人”的形象,因为被背叛的孤独,知音难寻的孤独,依然独自挣扎的孤独,唯有托梦境反射现实处境,

8、唯有托梦境折射直抵灵魂,表达自己在孤独中绝不妥协的决心,甘愿同归于尽的悲壮。二、复杂的矛盾体就如《<野草>题辞》中提到的“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鲁迅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惶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