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9552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教案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中职)表格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教案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重点难点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的类型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与步骤教法提示《雨巷》一、导入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曲,曲中我们好似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暮春的江南,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
2、亍而行……”这首歌曲是根据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关于作者的资料,请….同学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作者。)二、作品及背景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实,浙江杭州人,望舒是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温柔,潇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
3、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
4、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再别康桥》一、导入新课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
5、桥)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1、阅读注释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6、三、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2、指名朗读3、欣赏配乐诗朗诵4、体会、找差距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
7、物。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串讲诗句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