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

ID:35978151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_第1页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_第2页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_第3页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_第4页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D3-L39-袁枚简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39课袁枚简介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定居江宁,筑随园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并题其室为小仓山房,故又别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他辞官后,除乾隆十七年(1752)曾出山去陕西做官不到一年外,从此不再出仕,在随园中优游近50年,主要以撰写诗文、教授生徒为生,并出入权门作清客。袁枚为人,纯真性灵,放诞风流,嗜谈善思,直言好论,却又不喜欢琴棋书画,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独特人物。袁枚出身于一个诗礼之家,祖上曾做过小官,到祖父辈已近没落了。祖父袁锜、父

2、亲袁滨、叔父袁烘,都为生计所迫,终年游幕四方,家境相当贫寒,有时尚须靠母亲针黹维持温饱。袁枚幼有异禀,聪颖好学。9岁前除《四书》、《五经》外,袁枚并不知诗为何物;但9岁时偶阅别人几本《古诗选》,即如获珍宝,吟咏而摹仿之,无师自通。9岁袁枚曾偕人游杭州吴山,登高远望,吟成五律一首,其中一联云:“眼前两三级,足下万千家。”后来他晚年重游吴山回忆此联,仍“觉童语终是真语”(《随园诗话补遗》卷六)。袁枚不仅天分高,而且刻苦用功,嗜书如命,从小打下了比较深厚的文化根柢。他曾自述道:“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每过书肆中,两脚先立定。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至今所摘

3、记,多半儿时为。”(《对书叹》)可见“才子”之“奇才”并非与生俱来。诗人21岁赴广西探望叔父,广西巡抚金鉷见袁枚相貌不凡,就让他作《铜鼓赋》。才气横溢的袁枚提笔立就,诗甚瑰丽,金鉷看后大为惊异。时逢乾隆皇帝诏举博学鸿词之士,金鉷特为袁枚奏疏力荐,称其年仅21岁而贤才通明,应此选克称,“语多溢美,天下骇然,想见其人”,引得广西不少士子“惊来问讯”(《广西巡抚金公神道碑》)。袁枚后虽落第,但已名声鹊起,三年之后终于考中进士,脱颖而出。退出仕途后,他抱着“文章亦报国”,“但使有鸿丽辨达,踔绝古今,使人称某朝文有某氏,则亦未必非邦家之光”(《再答陶观察书》)的

4、念头,专心从事诗文创作。袁枚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通脱,他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学、宋学都不推崇,认为:“宋学有弊,汉学更有弊。宋偏于形而上者,故心性之说近玄虚;汉偏于形而下者,故笺注之说多附会”(《答惠定宇书》)他主张为文不应受“道统”的限制,应根据自己的“天性所长”,“从一面深造”。他一般能够从实际出发,不做作、不苛求,一反世俗成见,敢于菲薄泥古崇今的观念,抨斥道学和头巾气。例如他在随园教授女弟子,曾被当时的章学诚攻击为“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丁巳札记》),并对他的《随园诗话》等也多方抨击。但袁枚我行我素,从不为这些无端责难所动。在

5、文学思想方面,袁枚最有影响的地方,是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力持“性灵说”。在袁枚生活的时代,诗坛上流派纷呈,影响较大的,有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钱载等人的推崇杜甫、韩愈,以及查慎行、厉鹗等的仿效宋诗等,但都陈陈相因,相仿相袭,创作趋向僵化。袁枚论诗,反对沈德潜的“格调”,反对沈氏将“温柔敦厚”的“诗教”绝对化,认为会流于贵古贱今、尊唐抑宋的覆辙;反对王士祯的“神韵”,认为会成为刻琢装点的假古董。他推崇南宋杨万里的论诗“以味不以形”和明代“三袁”(宗道、宏道、中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力倡“性灵说”。与公安派相

6、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针对性,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针对当时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指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卷五)认为“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而并非说教的手段。袁枚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力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他说:“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著文字。”(《续诗品·神悟》)以性情为诗人创作之本。又认为“才者,情之发;才盛,则情深”,“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诗话》卷十五),指出才能、天分是表现性情

7、的必需条件。同时又说:“诗难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也。”(《补遗》卷六)肯定诗歌创作需有学识。对于作品,他首先要求表现性情的真,认为“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补遗》卷六)。又要求有生气,认为“笔性灵,则写忠孝节义俱有生气;笔性笨,虽咏闺房女儿,亦少风情”(《补遗》卷二),“人可以木,诗不可以木”(《补遗》卷五)。同时要求创新,赞赏姜夔所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话》卷四)。因而他认为“诗不能作甘言,便作辣语、荒唐语,亦复可爱”(《补遗》卷十)。不过袁枚并不一概反对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

8、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总起来看,袁枚性灵说较明代公安派前进了一步,显得全面完整,因而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